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污染分析与测定论文

成都市交通生态足迹核算与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研究背景第11-13页
     ·城市交通系统问题第11-12页
     ·生态足迹理论第12-13页
   ·国内外生态足迹法研究现状第13-16页
     ·生态足迹法在不同尺度上的研究第13-15页
     ·生态足迹法在不同领域上的研究第15-16页
   ·研究意义第16页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6-18页
     ·研究内容第16-17页
     ·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2章 交通生态足迹模型构建第18-29页
   ·生态足迹法基本原理第18-21页
     ·生态生产性土地第18-20页
     ·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第20-21页
   ·交通生态足迹的提出第21-23页
     ·交通生态足迹研究现状第21-22页
     ·交通生态足迹的概念第22-23页
   ·交通生态足迹计算模型第23-29页
     ·化石能源足迹计算模型第23-24页
     ·建成地足迹计算模型第24-25页
     ·污染物足迹计算模型第25-26页
     ·水资源足迹计算模型第26-27页
     ·交通生态足迹计算模型第27-29页
第3章 成都市交通生态足迹核算第29-49页
   ·成都市概况第29-31页
   ·成都市中心城区交通概况第31-36页
     ·交通特征分析第31-33页
     ·公交系统概况第33-35页
     ·交通大气污染概况第35-36页
   ·成都市交通生态足迹核算第36-49页
     ·核算范围及内容第36页
     ·数据来源及选取原则第36-37页
     ·机动车类型划分第37-38页
     ·机动车保有量分析第38-40页
     ·车辆年平均行驶里程第40页
     ·成都市交通生态足迹账户计算第40-49页
第4章 成都市交通生态足迹分析第49-59页
   ·成都市2006~2010年交通生态足迹变化分析第49-52页
     ·成都市交通生态足迹总量的分析第49-50页
     ·成都市交通生态足迹账户的分析第50-51页
     ·人均交通生态足迹的分析第51-52页
   ·成都市2006~2010年交通生态足迹增长率分析第52页
   ·各类型机动车交通生态足迹分析第52-55页
     ·总交通生态足迹组成分析第52-53页
     ·化石能源足迹构成第53-54页
     ·污染物足迹构成第54-55页
   ·成都市交通生态足迹的控制对策第55-59页
     ·适当控制机动车的使用第56页
     ·调整机动车能源结构第56-57页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第57-58页
     ·加强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控制第58-59页
结论与建议第59-62页
 结论第59-60页
 建议第60-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乐山市酸雨形成影响因素及防控对策分析研究
下一篇:门式起重机轻量化研究及局部载荷作用下腹板屈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