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及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碳金融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碳金融发展的政策支持 | 第11-12页 |
·碳金融与金融业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章节安排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本文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1 碳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15-24页 |
·碳金融的起源与定义 | 第15-16页 |
·发展我国碳金融的必要性 | 第16-19页 |
·碳金融是低碳经济的支柱 | 第17页 |
·碳金融为我国金融机构创造巨大商机 | 第17-18页 |
·碳金融主导未来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 第18-19页 |
·金融发展理论 | 第19-21页 |
·第一代金融发展理论——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 第19-20页 |
·第二代金融发展理论——金融约束理论 | 第20-21页 |
·金融约束理论的适用对象及政策主张 | 第21-24页 |
·金融约束理论适用于尚不发达的金融体系 | 第21-22页 |
·金融约束理论的政策主张 | 第22-24页 |
2 碳金融的发展现状 | 第24-33页 |
·国际碳金融的发展现状 | 第24-28页 |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CDM)的发展现状 | 第24-25页 |
·碳基金的建立 | 第25-26页 |
·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现状 | 第26-27页 |
·碳交易市场的设立 | 第27-28页 |
·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 第28页 |
·我国碳金融发展的现状 | 第28-33页 |
·我国企业积极参与 CDM 项目 | 第28-29页 |
·政府牵头建立碳基金 | 第29-30页 |
·商业银行开始涉足碳金融 | 第30-31页 |
·碳交易市场初步建立 | 第31-33页 |
3 我国碳金融发展与金融约束理论的适用性 | 第33-39页 |
·国有资金高度垄断使政府实施金融约束政策更加便利有效 | 第33-34页 |
·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银行业居于垄断地位 | 第33页 |
·我国碳基金大多由政府控制 | 第33-34页 |
·我国金融机构参与CDM项目需要政府激励 | 第34-36页 |
·CDM项目周期长,风险大 | 第34-35页 |
·我国金融机构对碳金融参与不足 | 第35-36页 |
·碳金融市场尚在起步阶段,无法发挥完全竞争市场的功能 | 第36-39页 |
·各地交易平台各自为政,相互衔接不善 | 第36-37页 |
·价格发现机制和交易平台作用尚未完全发挥 | 第37-39页 |
4 利用金融约束理论发展我国碳金融的思路 | 第39-45页 |
·我国碳金融发展要从金融约束进入金融深化 | 第39-40页 |
·利用金融约束理论的政策主张激励我国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 | 第39页 |
·我国碳金融最终要进入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深化阶段 | 第39页 |
·发展我国碳金融市场需要灵活运用金融约束理论 | 第39-40页 |
·激励我国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 | 第40-41页 |
·设置“绿色租金”,激励商业银行深入参与碳金融 | 第40-41页 |
·商业银行开展多样化碳金融业务 | 第41页 |
·建立完善的碳金融市场 | 第41-45页 |
·构建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基本条件 | 第41-43页 |
·先建立自愿减排市场,后践行强制减排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9-50页 |
详细摘要 | 第50-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