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 绪论 | 第11-17页 |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5页 |
| ·顶板岩体力学性质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采空区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2 采空区顶板稳定性影响因素及破坏机理分析 | 第17-24页 |
| ·采空区顶板稳定性影响因素 | 第17-21页 |
| ·岩体结构类型 | 第17-18页 |
| ·岩体质量 | 第18页 |
| ·矿体倾角 | 第18-19页 |
| ·采空区规模 | 第19页 |
| ·采空区形态 | 第19页 |
| ·采矿方法 | 第19-20页 |
| ·开采深度 | 第20页 |
| ·水文条件 | 第20-21页 |
| ·采空区顶板的破坏机理 | 第21-22页 |
| ·拉伸破坏 | 第21页 |
| ·剪切破坏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 3 武家塔露天矿开采技术条件分析 | 第24-40页 |
| ·自然地理条件 | 第24-25页 |
| ·工程地质条件 | 第25-27页 |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7-28页 |
| ·采空区概况 | 第28-29页 |
| ·岩石的力学性质 | 第29-34页 |
| ·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测定 | 第34-40页 |
| ·煤岩样采集 | 第34页 |
| ·武家塔煤岩试样力学参数实验概述 | 第34-35页 |
| ·实验室参数测试 | 第35-38页 |
| ·实验成果汇总 | 第38-40页 |
| 4 采空区顶板安全厚度理论计算研究 | 第40-47页 |
| ·理论计算分析方法的概述 | 第40页 |
| ·上覆岩层台阶安全合理高度的计算 | 第40-45页 |
| ·厚跨比法 | 第40-41页 |
| ·荷载传递线交汇法 | 第41页 |
| ·结构力学梁理论计算法 | 第41-42页 |
| ·普氏拱理论估算法 | 第42-43页 |
| ·K.B.鲁佩涅依特理论估算法 | 第43-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5 基于 ANSYS 的采空区顶板的安全厚度数值模拟 | 第47-61页 |
| ·有限元程序系统 ANSYS 简介 | 第47-49页 |
| ·ANSYS 模拟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49-50页 |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50-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 ·结论 | 第61页 |
| ·展望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 作者简历 | 第66-68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