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钾对栀子生长发育调控及快繁体系建立的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词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8页 |
一、栀子研究进展 | 第12-26页 |
·种质资源与分类研究 | 第12-13页 |
·栀子生物学特性与栽培研究 | 第13-17页 |
·栀子植物学与生物学特性 | 第13-14页 |
·繁殖方式 | 第14-15页 |
·田间管理 | 第15-16页 |
·栀子育种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栀子主要有效成分研究 | 第17-18页 |
·栀子黄色素应用研究 | 第18-20页 |
·栀子苷的药理学研究 | 第20-22页 |
·栀子组培快繁研究进展 | 第22-26页 |
·外植体的选择 | 第23-24页 |
·组织培养的分化途径 | 第24-25页 |
·激素及生长调节剂 | 第25页 |
·基于组织培养技术的其他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6-28页 |
第二章 栀子果实生长与有效成分积累规律的研究 | 第28-42页 |
第一节 物候期观察与果实生长规律的研究 | 第28-32页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28页 |
·试验材料 | 第28页 |
·试验设计 | 第28页 |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28-29页 |
·数据分析 | 第2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2页 |
·栀子的物候期观察 | 第29-30页 |
·栀子果实生长发育 | 第30-32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32页 |
第二节 栀子有效成分积累的研究 | 第32-38页 |
1 栀子黄色素含量的测定 | 第32-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4页 |
2 栀子苷积累动态研究 | 第34-38页 |
·试验方法 | 第34-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38页 |
第三节 不同采收期与有效成分积累的关系 | 第38-42页 |
1 五年生栀子最佳采收期的研究 | 第39-40页 |
2 八年生栀子最佳采收期的研究 | 第40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40-42页 |
第三章 氮磷钾对栀子产量性能的调控研究 | 第42-58页 |
第一节 氮磷钾对栀子植株生长的影响 | 第42-4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42页 |
·试验材料 | 第42页 |
·试验设计 | 第42-43页 |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43页 |
·数据分析 | 第4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8页 |
·不同施肥处理对栀子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43-44页 |
·不同施肥处理对栀子果实产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间的相关分析 | 第45-48页 |
第二节 氮磷钾对栀子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 | 第48-5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8-49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48页 |
·试验材料与采样方法 | 第48页 |
·试验设计 | 第48-49页 |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49页 |
·数据分析 | 第4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9-50页 |
·不同施肥处理对栀子果实中栀子黄色素的影响 | 第49-50页 |
·不同施肥处理对栀子果实中栀子苷的影响 | 第50页 |
第三节 单因素肥料对栀子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50-5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0-52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50-51页 |
·试验材料 | 第51页 |
·试验设计 | 第51页 |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51页 |
·数据分析 | 第51-5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2-56页 |
·氮肥对桅子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52-53页 |
·磷肥对栀子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53-55页 |
·钾肥 | 第55-56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56-58页 |
第四章 栀子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 第58-6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8-61页 |
·材料 | 第58页 |
·方法 | 第58-61页 |
·不同采集时间外植体污染率比较 | 第58-59页 |
·不同外植体灭菌效果比较 | 第59页 |
·不同外植体愈伤诱导比较 | 第59页 |
·不同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 第59页 |
·不同外植体丛生芽诱导的比较 | 第59-60页 |
·不同激素浓度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 | 第60页 |
·不同激素浓度对丛生芽增殖的影响 | 第60页 |
·不同基本培养基成分对栀子丛生芽生长的比较 | 第60页 |
·不同激素浓度对生根诱导的影响 | 第60页 |
·不同栽培基质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 第60-6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1-66页 |
·外植体灭菌及愈伤诱导比较 | 第61页 |
·不同采集时间外植体污染率的比较 | 第61-62页 |
·不同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 第62页 |
·不同外植体丛生芽诱导的比较 | 第62-63页 |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栀子丛生芽生长的影响 | 第63页 |
·不同激素浓度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 | 第63-64页 |
·不同激素浓度对丛生芽增殖的影响 | 第64页 |
·不同激素对栀子生根的影响 | 第64-65页 |
·不同基质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 第65-66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66-6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1 总结 | 第68页 |
·栀子果实生长发育和有效成分积累规律 | 第68页 |
·氮磷钾对栀子产量性能的影响 | 第68页 |
·栀子优良种株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 第68页 |
2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图版 | 第74-75页 |
导师简介 | 第75-76页 |
个人简介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