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的再评价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引言 | 第11-13页 | 
| 1 马太效应的形成机制及其表现形式 | 第13-19页 | 
| ·马太效应的形成机制 | 第13-14页 | 
| ·马太效应的表现形式 | 第14-17页 | 
| ·马太效应的成因分析 | 第17-19页 | 
| 2 对马太效应的一般评价 | 第19-23页 | 
| ·马太效应符合科学共同体权威主义的要求 | 第19-20页 | 
| ·马太效应能加速信息的流通和社会承认 | 第20-21页 | 
| ·马太效应能合理地分配资源 | 第21-22页 | 
| ·马太效应能够激励竞争 | 第22页 | 
| ·马太效应具有冗余功能 | 第22-23页 | 
| 3 学院科学向后学院科学的转变 | 第23-26页 | 
| ·学院科学向后学院科学转变的历史 | 第23-24页 | 
| ·学院科学向后学院科学转变的标志 | 第24-26页 | 
| 4 后学院科学时代科研运行的特点 | 第26-34页 | 
| ·科学研究的集体化 | 第26-28页 | 
| ·科学研究的极限化 | 第28-31页 | 
| ·科学研究的效用化 | 第31-32页 | 
| ·科学研究的政策化 | 第32页 | 
| ·科学研究的产业化 | 第32-33页 | 
| ·科学研究的官僚化 | 第33-34页 | 
| 5 后学院科学时代对马太效应的再评价 | 第34-40页 | 
| ·马太效应负面作用的突显 | 第34-37页 | 
| ·马太效应正面作用的减弱 | 第37-40页 | 
| 6 应对马太效应的策略 | 第40-43页 | 
| ·整顿期刊出版乱象,规范著作出版市场 | 第40-41页 | 
| ·减少国家科技奖励,培育市场竞争机制 | 第41页 | 
| ·拓宽信息收集渠道,完善成果鉴定体系 | 第41-42页 | 
| ·加速学术去行政化,改变学术评价机制 | 第42-43页 | 
| 结语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学术活动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