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体自我”到“对话自我”--赫尔曼斯的对话自我理论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引言 | 第9-18页 |
|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第9-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 2. 赫尔曼斯的对话自我理论的产生背景 | 第18-27页 |
| ·赫尔曼斯的生平背景 | 第18-19页 |
| ·赫尔曼斯的对话自我理论的产生背景 | 第19-27页 |
| 3. 赫尔曼斯的对话自我理论的基本观点 | 第27-44页 |
| ·对话自我的定义 | 第27-28页 |
| ·对话自我的生成与发展 | 第28-35页 |
| ·对话自我的特征 | 第35-37页 |
| ·相关的一些理论探讨 | 第37-44页 |
| 4. 赫尔曼斯的对话自我理论的方法论 | 第44-60页 |
| ·研究取向 | 第44-50页 |
| ·研究方法 | 第50-60页 |
| 5. 用对话自我理论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 第60-71页 |
| ·组织与对话自我 | 第60-63页 |
| ·动机:对个体特质的超越 | 第63-65页 |
| ·冲突解决 | 第65-71页 |
| 6. 赫尔曼斯的对话自我理论评价 | 第71-76页 |
| ·赫尔曼斯的对话自我理论的合理性 | 第71-74页 |
| ·赫尔曼斯的对话自我理论的局限性 | 第74-76页 |
| 结语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