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绪论 | 第6-12页 |
(一) 论文选题的背景 | 第6-7页 |
(二)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1. 目的 | 第7页 |
2. 意义 | 第7-8页 |
(三) 国内外有关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四) 理论依据 | 第10-11页 |
(五)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 本文的研究原则 | 第11页 |
2.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一、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概况分析 | 第12-16页 |
(一) 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 | 第12-13页 |
1. 民族精神的内涵分析 | 第12-13页 |
2. 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内涵分析 | 第13页 |
(二) 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现状分析 | 第13-16页 |
1. 经典教育缺失 | 第14页 |
2. 教育过程泛化 | 第14页 |
3. 制度保障不力 | 第14-16页 |
二、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时代价值 | 第16-23页 |
(一) 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 第16-17页 |
1. 立足国际竞争的需要 | 第16页 |
2. 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 第16页 |
3. 实现民族复兴的需要 | 第16页 |
4. 抵御负面文化的需要 | 第16-17页 |
(二) 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现实性分析 | 第17-20页 |
1. 民族精神教育对经济的促进 | 第17-18页 |
2. 民族精神教育对政治的支撑 | 第18页 |
3. 民族精神教育对文化的丰富 | 第18-19页 |
4. 民族精神教育对社会的保障 | 第19-20页 |
(三) 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 第20-23页 |
1. 民族精神教育是大学生投身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 第20-21页 |
2. 民族精神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 | 第21-22页 |
3. 民族精神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观需要 | 第22-23页 |
三、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实践探索 | 第23-30页 |
(一) 理念创新 | 第23-24页 |
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第23页 |
2. 以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 | 第23-24页 |
(二) 内容创新 | 第24-25页 |
1.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 第24-25页 |
2. 加强时代精神教育 | 第25页 |
3. 加强道德规范教育 | 第25页 |
(三) 载体创新 | 第25-28页 |
1. 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 第25-26页 |
2. 发挥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中熏陶作用 | 第26-27页 |
3. 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实践作用 | 第27页 |
4. 发挥典型示范在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带头作用 | 第27-28页 |
5. 发挥重大事件在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引导作用 | 第28页 |
(四) 机制创新 | 第28-30页 |
1. 创新教育机制 | 第28页 |
2. 健全领导机制 | 第28-29页 |
3. 建立评估机制 | 第29页 |
4. 完善激励机制 | 第29-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作者简介 | 第3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