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6页 |
·POPS 的危害 | 第10-11页 |
·多氯联苯毒性的研究 | 第11-12页 |
·POPS 富集材料的研究状况 | 第12-14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思路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16-27页 |
·QSAR/QSPR 研究方法 | 第16-20页 |
·QSAR /QSPR 的研究意义、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QSAR /QSPR 的模型构建步骤 | 第17-20页 |
·吸附剂的理论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团簇概念 | 第20-21页 |
·表面吸附的团簇模型 | 第21页 |
·密度泛函理论 | 第21-25页 |
·Hohenberg-Kohn 定理 | 第22-23页 |
·Kohn-Sham 方程 | 第23-24页 |
·几个计算方法中处理交换-相关项的近似方案 | 第24-25页 |
·基组的选择 | 第25-26页 |
·NBO 方法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多氯联苯毒性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 | 第27-40页 |
·概述 | 第27-28页 |
·计算方法与模型 | 第28-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9页 |
·PCBs 的结构 | 第30页 |
·PCBs 特征结构参数的分析 | 第30-32页 |
·PCB 毒性的定量构效分析 | 第32-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金属氧化物团簇与吸附性能理论研究 | 第40-52页 |
·概述 | 第40页 |
·团簇构造的方法 | 第40-41页 |
·结构与讨论 | 第41-50页 |
·TiO_2团簇的结构与稳定性 | 第41-44页 |
·Al_2O_3团簇的结构与稳定性 | 第44-46页 |
·苯环在 TiO_2和 Al_2O_3团簇上吸附 | 第46-50页 |
·小结 | 第50-52页 |
论文总结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2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