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0 引言 | 第10-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框架 | 第11-12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1页 |
·本文的思路框架 | 第11-12页 |
1 信号渠道下中央银行外汇干预有效性的理论综述 | 第12-33页 |
·外汇干预的基本理论 | 第12-15页 |
·外汇干预的概念和分类 | 第12-14页 |
·外汇干预的必要性 | 第14页 |
·外汇干预的有效性 | 第14-15页 |
·外汇干预的传导途径 | 第15-21页 |
·资产组合渠道 | 第16-17页 |
·信号渠道的传导途径 | 第17-21页 |
·外汇干预信号渠道有效性的博弈分析 | 第21-25页 |
·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 | 第22-24页 |
·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 | 第24-25页 |
·不完全信息下的动态博弈模型 | 第25页 |
·信号渠道的文献 | 第25-32页 |
·国外的相关文献 | 第25-26页 |
·国内的相关研究 | 第26-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2 信号渠道下我国央行外汇干预的有效性 | 第33-45页 |
·我国央行外汇干预的实践 | 第33-37页 |
·我国央行进行冲销干预工具的选取 | 第33-34页 |
·我国在不同阶段的央行干预的回顾 | 第34-37页 |
·信号渠道下决定汇率的模型推导 | 第37-39页 |
·引入利率平价的广义的货币数量模型 | 第37-38页 |
·将理性预期加入模型 | 第38页 |
·外汇干预发出信号 | 第38-39页 |
·我国央行干预发出未来货币政策信号的实证检验 | 第39-42页 |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 第39-40页 |
·模型的滞后期选择 | 第40页 |
·模型的协整检验 | 第40-41页 |
·模型的 Granger 因果检验 | 第41页 |
·脉冲响应 | 第41-42页 |
·我国央行外汇干预信号渠道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 第42-44页 |
·外汇干预与货币政策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 第42-43页 |
·外汇干预货币政策和汇率之间的关系分析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3 我国央行外汇干预存在的问题 | 第45-46页 |
·央行的干预目标过于单一 | 第45页 |
·央行干预的可性度不高 | 第45页 |
·央行干预的可性度不高 | 第45-46页 |
4 外汇干预的政策建议 | 第46-49页 |
·加强外汇市场基础建设,健全外汇市场管理和调节机制 | 第46-47页 |
·完善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 | 第46页 |
·培育和扩展外汇市场主体,完善和发展银行间的外汇市场 | 第46页 |
·丰富外汇交易币种,拓展外汇市场交易任务 | 第46-47页 |
·加强央行自身建设,转变央行职能 | 第47-48页 |
·制定合理的干预目标 | 第47页 |
·提高央行的信誉 | 第47页 |
·转变央行的职能,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宏观调控与监管上 | 第47-48页 |
·进一步完善冲销干预的方式 | 第48页 |
·推出外汇衍生产品,丰富外汇干预的工具 | 第48页 |
·进一步完善做市商制度 | 第48页 |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语 | 第51-52页 |
个人简历 | 第52页 |
本人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