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虎胶囊治疗肾虚血瘀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7-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临床研究 | 第10-26页 |
1 试验目的 | 第10页 |
2 试验方法 | 第10-17页 |
·试验设计 | 第10页 |
·随机、对照设计 | 第10页 |
·样本含量 | 第10页 |
·随机化设计 | 第10页 |
·病例来源 | 第10页 |
·诊断标准 | 第10-13页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10-11页 |
·中医辨证标准 | 第11页 |
·病情轻重分级标准 | 第11页 |
·入选病例标准 | 第11-12页 |
·排除病例标准 | 第12页 |
·剔除病例标准 | 第12页 |
·脱落病例标准 | 第12页 |
·受试者退出试验的条件 | 第12-13页 |
·治疗方法 | 第13-14页 |
·治疗组 | 第13页 |
·对照组 | 第13-14页 |
·药品分发、清点和回收 | 第14页 |
·合并用药 | 第14页 |
·疗程 | 第14页 |
·疗效评价指标与标准 | 第14-16页 |
·BPH特异性评价指标 | 第14-15页 |
·疗效评定标准 | 第15页 |
·单项疗效评定标准 | 第15页 |
·安全性评价与不良反应观察 | 第15-16页 |
·质量控制与保证 | 第16页 |
·研究者的培训 | 第16页 |
·提高受试者依从性的措施 | 第16页 |
·统计分析 | 第16-17页 |
·统计分析内容 | 第16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16-17页 |
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17-26页 |
·受试人群分析 | 第17-20页 |
·受试者入选情况 | 第17页 |
·两组可行性分析 | 第17-20页 |
·结果分析 | 第20-24页 |
·安全性评价与不良反应观察 | 第24页 |
·病例脱落、剔除原因和依从性分析 | 第24-25页 |
·随访 | 第25-26页 |
讨论 | 第26-38页 |
1 现代医学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认识 | 第26-31页 |
·病因学说 | 第26-27页 |
·临床表现 | 第27-28页 |
·治疗方法 | 第28-31页 |
2 祖国医学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认识 | 第31-34页 |
·理论溯源 | 第32页 |
·脏腑归属 | 第32-33页 |
·证型治则 | 第33-34页 |
3 双虎胶囊功效及组方 | 第34-35页 |
4 本试验中指标选择的依据 | 第35-36页 |
5 对照组药物选择的依据 | 第36页 |
6 双虎胶囊疗效分析及可能机理探讨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附件1 文献综述 | 第45-60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件2 随机化设计方案 | 第60-63页 |
附件3 中医证侯评分标准 | 第63页 |
附件4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 第63页 |
附件5 生活质量评分 | 第63-64页 |
附件6 在读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