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体育理论论文--体育教育论文--高等院校体育教育论文

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单侧化准备电位的研究--在选择反应任务中知觉过程和运动准备及执行过程的差异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1 前言第8-20页
   ·选题依据第8-9页
   ·文献综述第9-20页
     ·反应时第9-13页
       ·反应时的基本概念第9页
       ·反应时的相关讨论第9-12页
       ·反应时传统测量工具及局限第12-13页
     ·ERPs第13-16页
       ·EEG第13-14页
       ·ERPs 的基本概念第14页
       ·ERPs 具有的优点第14-15页
       ·ERPs 在反应时测量中做出的贡献第15-16页
     ·LRP第16-20页
       ·LRP 的基本概念第16-17页
       ·T-LRP(S-LRP)和 R-LRP第17-18页
       ·成果和应用第18-20页
2 问题提出第20-24页
   ·理论依据第20-21页
   ·实验假设第21-24页
     ·实验假设一第21-23页
     ·实验假设二第23-24页
3 研究方法第24-32页
   ·实验法第24-32页
     ·实验设计第24-28页
       ·被试第24页
       ·刺激材料第24页
       ·实验器材第24页
       ·实验程序第24-26页
       ·自变量和因变量第26页
       ·实验控制第26-27页
       ·ERPs 实验步骤第27-28页
     ·数据采集与处理第28-32页
       ·数据采集第28-29页
       ·数据处理第29-32页
4 研究结果第32-40页
   ·行为数据第32-33页
     ·ERPs 实验中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的行为数据第32页
     ·ERPs 实验中训练前与训练后的行为数据第32-33页
   ·ERPs 数据第33-40页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总平均波形的比较第33-35页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关于 S-LRP、R-LRP 潜伏期和振幅比较的数据分析第35-36页
     ·训练前与训练后总平均波形的比较第36-38页
     ·训练前与训练后关于 S-LRP、R-LRP 潜伏期和振幅比较的数据分析第38-40页
5 分析与讨论第40-47页
   ·对行为数据的分析与讨论第40-41页
     ·对行为数据的结果分析第40页
     ·造成这种差异原因的讨论第40-41页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总反应时具有显著差异的原因第40-41页
       ·训练前与训练后总反应时具有显著差异的原因第41页
   ·对 ERPs 数据的分析和讨论第41-47页
     ·对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 S-LRP 潜伏期和振幅比较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第41-42页
     ·对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 R-LRP 潜伏期和振幅比较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第42-43页
     ·对训练前与训练后 S-LRP 潜伏期和振幅比较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第43-44页
     ·对训练前与训练后 R-LRP 潜伏期和振幅比较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第44-45页
     ·对 S-LRP 和 R-LRP 的一些说明第45-47页
6 结论第47-48页
7 建议第48-51页
   ·实验设计方面的改进第48页
   ·对运动训练效果的检验第48-49页
   ·动机对运动员 LRP 的影响第49页
   ·运动员选材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附录第55-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社区体育资源配置对社区体育影响研究--以济南市为例
下一篇:普通高等学校定向越野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