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新体小说论文

论左翼小说叙事方式的演变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7-12页
 一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的界定第7-8页
 二 、研究现状第8-10页
 三 、研究思路第10-12页
第一章 左翼小说叙事方式变迁的生成语境及成因第12-25页
 第一节 左翼小说叙事方式变迁的生成语境第12-17页
  一 . 国内政治局势变幻与党内路线不断调整——组织保证第12-13页
  二 . 创造社、太阳社以及和鲁迅、茅盾等各派间的理论纷争——理论准备第13-17页
 第二节 左翼小说叙事方式转变的政治文化成因第17-25页
  一 . 内部原因第19-21页
  二 . 外部原因第21-25页
第二章 左翼小说叙事视角的变迁第25-40页
 第一节 左翼小说视角选择的整体迁移第25-34页
  一 . 第一 人称限制视角短暂余温第26-28页
  二 . 第三人称限制视角日臻成熟第28-32页
  三 . “纯客观视角”的强化与左翼小说创作的客观化趋势第32-34页
 第二节 “个人话语”与“革命大众话语”胶着而成的叙事张力第34-37页
 第三节 “第三人称人物的第一人称述说”下“同声合唱”的利与弊第37-40页
第三章 左翼小说叙事结构的变迁第40-51页
 第一节 左翼小说叙事结构“由内向外”的转变第40-45页
  一 . 以人物心理为中心结构由盛而衰第40-43页
  二 . 以环境为中心烛照社会本质意义再度兴起第43-45页
 第二节 追求整体性的叙事风格第45-47页
 第三节 叙事结构“由内转外”中凸显的艺术性缺失第47-51页
第四章 左翼小说叙事语调的变迁第51-62页
 第一节 左翼小说叙事语调“由热到冷”的转换第51-56页
  一 . 暴力激情下的乐观高亢第51-55页
  二 . 拂之不去的浓郁低沉第55-56页
 第二节 审美风格的嬗变:暴力之美的崇尚到现实之美的沉淀第56-59页
 第三节 预设“暴力革命”的合理性下审美品格的偏颇第59-62页
结语 左翼文学叙事方式转变的文学史意义及反思第62-66页
 一 . 左翼叙事:藏匿在客观背后的个人书写第62-64页
 二 . 左翼文学叙事方式的积极意义与文化隐忧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四十年代乡土抒情小说的悲剧意识
下一篇: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复仇”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