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21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8-21页 |
·简要评论 | 第21页 |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研究思路 | 第2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研究理论基础 | 第24-32页 |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涵 | 第24-26页 |
·农民 | 第24页 |
·合作社 | 第24-25页 |
·我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界定 | 第25-26页 |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征和主要原则 | 第26-27页 |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征 | 第26页 |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原则 | 第26-27页 |
·税收管理与服务相关概念内涵 | 第27-29页 |
·税收 | 第27页 |
·税收管理 | 第27-28页 |
·纳税服务 | 第28页 |
·税收优惠 | 第28-29页 |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收管理与服务的必要性 | 第29-32页 |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 第29-30页 |
·保证税收征管链条正常运转的需要 | 第30页 |
·规避和防范税收管理漏洞和执法风险的需要 | 第30-32页 |
第3章 牡丹江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特点 | 第32-38页 |
·发展现状 | 第32-33页 |
·发展特点 | 第33-38页 |
·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 第33-34页 |
·行业分布越来越广 | 第34-35页 |
·管理水平越来越高 | 第35-36页 |
·组建形式越来越多 | 第36-38页 |
第4章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适用税种及相关优惠政策 | 第38-49页 |
·农民专业合作社适用税种 | 第38-44页 |
·部分地区税收优惠政策 | 第44-45页 |
·税种方面 | 第44-45页 |
·税收管理方面 | 第45页 |
·纳税服务方面 | 第45页 |
·现行相关税收政策评价 | 第45-49页 |
·税种方面 | 第46-47页 |
·税收管理方面 | 第47-49页 |
第5章 牡丹江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收管理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38 | 第49-57页 |
·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收管理上的特点 | 第49-51页 |
·存在认识误区 | 第51-52页 |
·农民专业合作社方面的认识误区 | 第51-52页 |
·税务机关方面的认识误区 | 第52页 |
·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收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52-55页 |
·基础资料难掌握 | 第52-53页 |
·税源难监控 | 第53-54页 |
·税收管理措施难到位 | 第54-55页 |
·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收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55-57页 |
·税务机关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 第55页 |
·服务内容与纳税人需求有差距 | 第55-56页 |
·纳税人维权意识和技能有待提高 | 第56-57页 |
第6章 加强牡丹江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收管理与服务的对策建议46 | 第57-65页 |
·在国家层面,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 第57-59页 |
·理顺现行管理体制,建立部门工作协调沟通机制 | 第57-58页 |
·构建适宜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税收法律体系 | 第58页 |
·农民专业合作社应享受国家其他涉农税收政策 | 第58-59页 |
·通过政策扶持和引导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 | 第59页 |
·在税务机关层面,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收管理与服务力度48 | 第59-63页 |
·强化宣传培训,深化纳税服务 | 第59-61页 |
·强化税务管理,防控管理风险 | 第61-63页 |
·强化调查研究,用足用好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 第63页 |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层面,加强其自身建设和规范管理 | 第63-65页 |
·加强内部建设 | 第63页 |
·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 | 第63-64页 |
·强化辅导培训 | 第64页 |
·创新合作内容与方式 | 第64-65页 |
第7章 结论 | 第65-67页 |
·主要结论 | 第65-66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66-67页 |
·主要创新 | 第66页 |
·论文存在的不足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