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2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13-21页 |
·关于土地整理内涵及其发展研究 | 第13-15页 |
·关于土地整理与农村建设协同关系的研究 | 第15-17页 |
·关于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的研究 | 第17-20页 |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20-21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1-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评价方法 | 第25-37页 |
·核心概念 | 第25-26页 |
·土地整理及其效益评价内涵 | 第25页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涵 | 第25-26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6-29页 |
·系统理论 | 第26-27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7页 |
·费用效益理论 | 第27-28页 |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28-29页 |
·效益评价所采用的方法介绍 | 第29-35页 |
·AHP法 | 第29-33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3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7-48页 |
·指标体系选择原则 | 第37-38页 |
·指标体系构成及指标内涵分析 | 第38-43页 |
·指标体系构成 | 第38-39页 |
·指标内涵分析 | 第39-43页 |
·用AHP进行指标权重值测算 | 第43-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4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实证研究 | 第48-58页 |
·项目概况 | 第48-51页 |
·项目建设背景 | 第48页 |
·项目地理位置 | 第48页 |
·项目区自然条件 | 第48-49页 |
·项目区社会经济条件 | 第49页 |
·项目区土地利用情况 | 第49-51页 |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 第51-54页 |
·土地平整工程 | 第51-52页 |
·道路工程 | 第52页 |
·农田水利工程 | 第52页 |
·生态防护工程 | 第52页 |
·村庄整治工程 | 第52-54页 |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 | 第54-57页 |
·建立模糊隶属度矩阵R | 第54-55页 |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58-60页 |
·研究结论 | 第58-59页 |
·政策建议 | 第59页 |
·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一 | 第63-66页 |
附录二 | 第66-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