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林光朝及《艾轩集》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前言第9-12页
 一、论文选题缘起第9页
 二、研究现状第9-11页
 三、需要说明的问题第11-12页
第一章 林光朝的生平与学术第12-37页
 第一节 林光朝的家世渊源和生平交游第12-19页
  一、家世第12-13页
  二、生平第13-16页
  三、交游第16-19页
 第二节 林光朝的师承研究第19-21页
 第三节 艾轩学派及其影响第21-34页
  一、林光朝的学术思想研究第21-23页
  二、林光朝的学术特点研究第23-27页
  三、艾轩学派研究第27-30页
   附:林光朝主要师承及门人关系图第30页
  四、艾轩学派影响研究第30-34页
 第四节 林光朝影响局限之因探究第34-37页
  一、重躬行践履,轻理论构建第34-35页
  二、倡口传心授,无著述传世第35页
  三、门派式微,门人多继承少创新第35-37页
第二章 《艾轩集》的编纂与刊刻第37-42页
 第一节 《艾轩集》的编纂收录情况第37-39页
 第二节 《艾轩集》中的诗文分类情况第39-42页
  一、诗歌分类第39-40页
  二、文章分类第40-42页
第三章 《艾轩集》诗文创作研究第42-60页
 第一节 《艾轩集》的思想内容第42-54页
  一、思亲怀友送别悼亡第42-45页
  二、赠答酬唱谈学论道第45-48页
  三、直陈政事关心民生第48-52页
  四、杂感纪游品文咏怀第52-54页
 第二节 艾轩诗文风格比较第54-60页
  一、相同点——内容实用,风格豪宕第54-55页
  二、不同点——刻意作诗,使意为文第55-60页
第四章 《艾轩集》的影响研究第60-64页
 第一节 从版本著录情况来看《艾轩集》的影响第60页
 第二节 从《艾轩集》体现出的文学观来看其影响第60-62页
  一、峻洁古奥的文风影响第61-62页
  二、重锻炼的诗歌艺术影响第62页
 第三节 《艾轩集》影响局限之因探究第62-64页
  一、文集多为实用文章,学术性和文学性不高第62-63页
  二、文集无鲜明特色,易被埋没,引用价值不高第63页
  三、文集受时代和地域限制较大,流传不广第63-64页
结语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老学庵笔记》研究
下一篇:小说《耳光响亮》和《顺口溜》的都市人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