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汇兑、对外金融关系论文

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对人民币汇率水平合理性的实证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0-12页
  一、选题背景第10-11页
  二、选题意义第11-12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一、均衡汇率研究的发展第12-13页
  二、国外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研究综述第13页
  三、国内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研究综述第13-14页
 第三节 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4-15页
 第四节 创新和不足之处第15-17页
第二章 开放经济中的汇率第17-23页
 第一节 名义汇率第17页
 第二节 实际汇率第17-19页
  一、外部实际汇率第18-19页
  二、内部实际汇率第19页
 第三节 均衡汇率第19-20页
 第四节 均衡汇率理论第20-23页
  一、购买力平价均衡汇率(PPP)理论第20页
  二、基础要素均衡汇率(FEER)理论第20-21页
  三、行为均衡汇率(BEER)理论第21页
  四、自然均衡汇率(NATREX)理论第21页
  五、实际均衡汇率(ERER)理论第21-23页
第三章 基于 ERER 模型的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的实证分析第23-43页
 第一节 模型变量的选择第23-25页
  一、政府支出行为(GOVCR)第23页
  二、经济开放度(OPEN)第23-24页
  三、相对劳动生产率(PROC)第24页
  四、贸易条件(TOT)第24页
  五、广义货币供给量(M2)第24-25页
 第二节 变量定义和数据来源及整理第25-28页
 第三节 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实证分析第28-31页
  一、模型变量时间序列的对数处理第28页
  二、单位根检验第28-29页
  三、Johansen 协整检验第29-30页
  四、对于实证模型方程的分析第30-31页
 第四节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短期失调程度的分析第31-34页
  一、短期实际均衡汇率的估算第31-33页
  二、短期实际汇率失调水平的估算及结论第33-34页
 第五节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长期失调程度的分析第34-38页
  一、基本经济要素变量的长期均衡值第34-35页
  二、利用H-P 滤波法求解人民币长期均衡汇率第35-36页
  三、长期实际汇率失调水平的估算及结论第36-38页
 第六节 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失调实证结论的分析第38-41页
  一、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均衡第39页
  二、人民币实际汇率的高估第39-40页
  三、人民币实际汇率的低估第40-41页
 第七节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四章 基于指标分析法的人民币汇率合理性的实证分析第43-55页
 第一节 国际收支第43-45页
 第二节 外汇储备第45-48页
 第三节 外债偿还第48-51页
  一、偿债能力的总量指标第48页
  二、资源转换指标第48-49页
  三、国际储备偿债能力指标第49-50页
  四、我国1988-2008 年外债偿还指标的分析第50-51页
 第四节 实际有效汇率第51-53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五章 缓解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政策建议第55-62页
 第一节 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第55-56页
  一、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拉动型增长模式转变第55-56页
  二、调整我国产业结构第56页
  三、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农民收入第56页
 第二节 调整外汇储备的结构第56-58页
  一、提高外汇储备收益率第57页
  二、配合产业政策消化过量外汇储备第57-58页
  三、提高国内资本市场的效率第58页
 第三节 提高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第58-60页
  一、中心汇率设定第59页
  二、围绕中心汇率设定合理目标区第59页
  三、对汇率进行适度调控第59-60页
 第四节 加强汇率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协调第60-61页
  一、合理的产业政策第60页
  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第60页
  三、稳健的财政政策第60-61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研究
下一篇: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