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词论文

宋代帖子词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绪论第12-16页
第一章 宋代帖子词的概念和特征第16-38页
 第一节 帖子、帖子词考源第16-24页
  一、帖子的制作与使用第16-19页
  二、“帖子”溯源第19-24页
 第二节 帖子词的概念第24-31页
  一、帖子词的类型第24-25页
  二、帖子词的称名第25-30页
  三、帖子词的概念第30-31页
 第三节 帖子词的特征第31-38页
  一、应制性的写作第31-32页
  二、学士化的创作主体第32-35页
  三、程式化的写作模式第35-37页
  四、独作或合作的写作方式第37-38页
第二章 帖子词产生和兴盛的原因第38-52页
 第一节 帖子词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第38-44页
  一、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繁荣第38-40页
  二、节日文化的高度发达第40-42页
  三、统治者的大力倡导第42-44页
 第二节 帖子词的文学渊源第44-52页
  一、宫廷节日诗的流变第44-47页
  二、宫词的影响第47-49页
  三、门帖习俗的演变第49-52页
第三章 宋代帖子词作者、作时考述(上)第52-85页
第四章 宋代帖子词作者、作时考述(下)第85-112页
第五章 宋代帖子词的发展演进(上)——北宋时期第112-138页
 第一节 真宗时期:帖子词的初创及其雏形第112-118页
  一、帖子词的初创第112-114页
  二、早期帖子词的特征第114-117页
  三、夏竦、晏殊帖子词的示范性第117-118页
 第二节 仁宗时期:帖子词的成熟与创变第118-125页
  一、帖子词写作的制度化及帖子词的成熟第118-120页
  二、二宋、王珪、胡宿、孙抃帖子词与西昆余风第120-122页
  三、欧阳修的帖子词及其价值第122-125页
 第三节 英宗至哲宗元祐时期:帖子词的繁盛第125-132页
  一、帖子词创作的繁荣第125-127页
  二、帖子词的新变第127-129页
  三、代表诗人:司马光、苏轼第129-132页
 第四节 哲宗绍圣至钦宗时期:帖子词的衰落第132-138页
  一、帖子词创作概况第132-134页
  二、特征:繁盛中的衰败第134-136页
  三、衰落之因:文士的贬谪与文禁的严厉第136-138页
第六章 宋代帖子词的发展演进(下)——南宋时期第138-161页
 第一节 高宗时期:帖子词的中断与恢复第138-143页
  一、帖子词的被迫中断与恢复第138-140页
  二、帖子词写作概况与特征第140-142页
  三、代表诗人:周麟之第142-143页
 第二节 孝宗时期:帖子词的中兴第143-153页
  一、帖子词撰写的体制特点第144-148页
  二、帖子词特色第148-150页
  三、代表诗人:汪应辰、周必大、崔敦诗第150-153页
 第三节 光宗至度宗时期:帖子词的延续与终结第153-161页
  一、延续性的帖子词写作第153-154页
  二、代表诗人:真德秀、刘克庄第154-159页
  三、帖子词的终结第159-161页
第七章 宋代帖子词的思想内容第161-198页
 第一节 纪述节序第161-169页
  一、春帖子与立春节序第162-164页
  二、端午帖子与端午节序第164-167页
  三、春、端帖子与自然景色第167-169页
 第二节 应时纳祜第169-174页
  一、祈祝福寿第169-170页
  二、祈祝多子第170-172页
  三、祈求国泰民安第172-174页
 第三节 歌功颂德第174-181页
  一、太平:对盛世的歌颂第174-176页
  二、勤政爱民:侧重于皇帝的颂美第176-178页
  三、贤淑勤俭:侧重于后宫的颂美第178-180页
  四、孝:侧重于晚辈的颂美第180-181页
 第四节 纪写时事第181-189页
  一、宫廷典祀礼仪第181-184页
  二、朝廷重大事件第184-186页
  三、皇宫日常生活第186-189页
 第五节 寓含规谏第189-198页
  一、为政第189-193页
  二、修身第193-198页
第八章 帖子词的艺术特征第198-227页
 第一节 形态鲜明,结构雷同第198-204页
  一、诗题明确,形态鲜明第198-202页
  二、模式雷同,结构相似第202-204页
 第二节 语象集中,辞藻雅丽第204-215页
  一、语象集中,取义吉祥第204-207页
  二、辞藻雅丽,注重修辞第207-213页
  三、语言特色形成之因第213-215页
 第三节 善于用事,典故集中第215-221页
  一、善于用事第215-216页
  二、典故集中第216-220页
  三、多用典故之因第220-221页
 第四节 声韵谐美,格律谨严第221-227页
  一、声韵谐美第222-223页
  二、讲求对仗第223-227页
第九章 宋代帖子词的价值第227-260页
 第一节 宋代帖子词的文学价值第227-237页
  一、对诗歌“颂美”、“讽谏”传统的继承第227-229页
  二、对诗歌题材的丰富第229-234页
  三、对联章体的开拓第234-235页
  四、宋诗发展流变的缩影第235-237页
 第二节 宋代帖子词的史料价值第237-251页
  一、帖子词具有史料价值第237-241页
  二、帖子词史料价值的表现第241-250页
   (一) 增进对宋廷人物与生活的了解第241-244页
   (二) 弥补史载之缺第244-247页
   (三) 订正文献讹误第247-250页
  三、帖子词作为史料的特点第250-251页
 第三节 宋代帖子词的风俗价值第251-260页
  一、全面细致地展现了宋代宫廷节日风俗第251-253页
  二、间接反映了某些节日仪式和习俗的发展演变第253-257页
  三、表现了宋人的风俗观第257-260页
第十章 宋代帖子和帖子词的影响第260-283页
 第一节 对非宫中帖子和帖子词的影响第260-269页
  一、对宋代非宫中帖子和帖子词的影响第260-262页
  二、对金元门帖和门帖诗的影响第262-265页
  三、对明清民间春联的影响第265-269页
 第二节 对后世宫中帖子和帖子词的影响第269-274页
 第三节 对国外帖子和帖子词的影响第274-278页
 第四节 对节序诗的影响第278-283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283-288页
附录:《全宋诗》帖子词目录第288-289页
后记第289-290页

论文共2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近代甘肃人口变迁探析
下一篇:刷卡式高校就业工作网络管理系统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