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1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11-13页 |
二、 问题的提出 | 第13-15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四、 本研究的创新和意义 | 第18-19页 |
五、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灾害中的国家:灾害干预与国家角色 | 第21-33页 |
一、 灾害是什么:灾害研究的内生性视角 | 第21-22页 |
二、 国家角色:分析方法和基本问题 | 第22-27页 |
三、 灾害的国家干预 | 第27-31页 |
四、 总结和讨论 | 第31-33页 |
第三章 住房重建中的国家干预:来自实地的观察 | 第33-43页 |
引言 | 第33页 |
一、 四个社区住房重建案例 | 第33-36页 |
二、 站在实地思考:对案例的观察 | 第36-41页 |
三、 总结和讨论 | 第41-43页 |
第四章 住房重建方式 | 第43-52页 |
引言 | 第43页 |
一、 住房重建方式:社区层面 | 第43-46页 |
二、 住房重建方式:家户层面 | 第46-51页 |
三、 小结和讨论 | 第51-52页 |
第五章 住房重建资金 | 第52-73页 |
引言 | 第52-53页 |
一、 灾后住房重建资金:已有研究和本文的尝试 | 第53-56页 |
二、 研究变量的设置 | 第56-62页 |
三、 研究假设和分析步骤 | 第62-63页 |
四、 分析结果 | 第63-70页 |
五、 结论和讨论 | 第70-73页 |
第六章 住房重建速度 | 第73-84页 |
引言 | 第73-74页 |
一、 住房重建速度:已有研究及本文的尝试 | 第74-76页 |
二、 研究变量的设置 | 第76-79页 |
三、 研究假设和分析步骤 | 第79-80页 |
四、 分析结果 | 第80-81页 |
五、 结论和讨论 | 第81-84页 |
第七章 新房与旧房:住房重建与住房变化 | 第84-98页 |
一、 住房特性及其统计描述 | 第84-86页 |
二、 住房特性与灾后住房重建干预:分析思路和基本假设 | 第86-88页 |
三、 变量设置和分析步骤 | 第88-90页 |
四、 计算结果 | 第90-96页 |
五、 小结和讨论 | 第96-98页 |
第八章 住户住房评价 | 第98-109页 |
一、 住户住房评价的测量及描述性统计 | 第98-102页 |
二、 分析思路和研究假设 | 第102-103页 |
三、 变量设置和分析方法 | 第103-105页 |
四、 计算结果 | 第105-108页 |
五、 小结和讨论 | 第108-109页 |
第九章 灾后住房重建的影响评估 | 第109-120页 |
引言 | 第109页 |
一、 连续,还是突生:灾害影响评估 | 第109-111页 |
二、 变量设置和描述性统计 | 第111-114页 |
三、 计算结果 | 第114-118页 |
四、 小结和讨论 | 第118-120页 |
结语 | 第120-127页 |
一、 住房重建过程中的国家干预及其影响:主要研究发现 | 第120-121页 |
二、 国家灾害干预的未预料后果 | 第121-123页 |
三、 如何面对灾害常态化:灾害干预与国家角色 | 第123-124页 |
四、 研究的政策含义:更灵巧的灾害干预 | 第124-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5页 |
附录Ⅰ:调查问卷(节选) | 第135-145页 |
附录Ⅱ:访谈记录编号(只列出文中分析用到部分) | 第145-146页 |
后记 | 第146-147页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