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6-17页 |
·论文的主要框架 | 第17-18页 |
·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第2章 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创新的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创新理论的起源 | 第19-20页 |
·金融创新理论的发展 | 第20-22页 |
·成本推动论 | 第20页 |
·制度规避论 | 第20页 |
·约束诱导论 | 第20-21页 |
·资产专用性理论 | 第21-22页 |
·资产组合理论 | 第22页 |
·金融创新理论对投资银行业务创新的理论指导 | 第22-24页 |
·提供了投资银行业务创新的方法 | 第22-23页 |
·决定了投资银行业务创新的形式和内容 | 第23-24页 |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24-33页 |
·产品种类增多,但同质化现象严重 | 第24-25页 |
·业务收入水平提升,但总体收入占比不高 | 第25-30页 |
·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情况 | 第25-28页 |
·投资银行业务占比情况 | 第28-30页 |
·经营模式形式多样,但均不够完善 | 第30-33页 |
·外部经营模式 | 第30-31页 |
·内部综合经营模式 | 第31-33页 |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创新的优势及制约因素 | 第33-41页 |
·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创新的优势 | 第33-35页 |
·资金优势 | 第33页 |
·信息优势 | 第33-34页 |
·客户资源优势 | 第34页 |
·信誉优势 | 第34-35页 |
·网点布局优势 | 第35页 |
·综合服务优势 | 第35页 |
·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创新的外部制约因素 | 第35-37页 |
·分业经营制度的约束 | 第35-36页 |
·监管政策的限制 | 第36-37页 |
·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 | 第37页 |
·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创新的内部制约因素 | 第37-41页 |
·传统经营理念不科学 | 第37-38页 |
·新技术应用不充分 | 第38页 |
·内部组织模式不合理 | 第38-39页 |
·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完善 | 第39页 |
·营销方式不灵活 | 第39-40页 |
·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 第40-41页 |
第5章 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创新策略 | 第41-55页 |
·转变投资银行业务经营理念 | 第41-42页 |
·深化以价值为导向的经营理念 | 第41-42页 |
·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 第42页 |
·优化投资银行业务运作组织结构 | 第42-43页 |
·创新投资银行业务品种 | 第43-48页 |
·创新特色投资银行业务品种 | 第43-46页 |
·深化现有的投资银行业务品种 | 第46-48页 |
·创新投资银行业务营销服务机制 | 第48-51页 |
·创新服务模式 | 第48-49页 |
·创新产品营销方式 | 第49-50页 |
·依托新技术发展虚拟投资银行 | 第50-51页 |
·健全投资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机制 | 第51-53页 |
·健全内部控制机制 | 第51-52页 |
·强化外部监管约束 | 第52-53页 |
·完善投资银行业务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 第53-55页 |
·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 | 第53-54页 |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 第54-55页 |
第6章 总结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