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9页 |
·前言 | 第15-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6-18页 |
·网络行为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 第18-24页 |
·网络拓扑结构可靠性研究 | 第19-20页 |
·网络级联动力学研究 | 第20-23页 |
·网络级联行为的应对策略研究 | 第23页 |
·融合网络的安全性研究 | 第23-24页 |
·本论文的学术思路与研究意义 | 第24-26页 |
·学术思路 | 第24-25页 |
·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6-27页 |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7-29页 |
第二章 网络级联行为动力学过程研究 | 第29-47页 |
·引言 | 第29-31页 |
·网络级联动力学建模 | 第31-33页 |
·针对边的多种攻击下的网络级联动力学建模 | 第31-32页 |
·针对节点的多种攻击下的网络级联动力学建模 | 第32-33页 |
·网络模型介绍 | 第33-36页 |
·ER随机图模型 | 第33-34页 |
·WS小世界网络 | 第34-35页 |
·Scale-free网络 | 第35-36页 |
·仿真实验及分析 | 第36-42页 |
·多种攻击策略下各种网络的鲁棒性表现 | 第36-37页 |
·网络级联反应的生命周期特征 | 第37-38页 |
·级联动力学时间演化特征 | 第38-42页 |
·真实网络的仿真分析 | 第42-45页 |
·本章讨论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章 边攻击下级联故障中的网络部件脆弱性研究 | 第47-73页 |
·引言 | 第47-48页 |
·网络级联动力学建模 | 第48-49页 |
·网络边的权重评价方法 | 第49-51页 |
·针对边的多种攻击策略 | 第51页 |
·本章研究的网络模型及真实网络 | 第51-52页 |
·网络边的脆弱性特征分析 | 第52-70页 |
·对网络模型的仿真分析 | 第53-63页 |
·对真实网络的仿真分析 | 第63-70页 |
·本章讨论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四章 节点攻击下级联故障中的网络部件脆弱性研究 | 第73-92页 |
·引言 | 第73-74页 |
·网络级联动力学建模 | 第74-75页 |
·网络节点的权重评价方法 | 第75-77页 |
·针对节点的攻击策略 | 第77-78页 |
·本章研究的网络模型及真实网络 | 第78页 |
·仿真实验及分析 | 第78-90页 |
·网络模型仿真及分析 | 第78-86页 |
·真实网络仿真及分析 | 第86-90页 |
·本章讨论 | 第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第五章 带有应急恢复机制的网络级联动力学模型与分析 | 第92-115页 |
·引言 | 第92-93页 |
·带有应急恢复机制的网络级联动力学建模 | 第93-97页 |
·边e_(ij)的初始负载的定义 | 第94页 |
·边e_(ij)的最大容量G_(ij)的定义 | 第94-95页 |
·网络负载的再分配过程 | 第95-96页 |
·攻击策略 | 第96-97页 |
·网络中边的权重评价方法 | 第97-98页 |
·本章研究的网络 | 第98-99页 |
·BA型Scale-free网络 | 第98-99页 |
·真实网络 | 第99页 |
·仿真实验及分析 | 第99-113页 |
·网络整体抵抗能力 | 第99-106页 |
·级联传播速度控制效果 | 第106-108页 |
·级联过程控制 | 第108-113页 |
·本章讨论 | 第113-1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5-118页 |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 第115-116页 |
·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116-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7页 |
致谢 | 第127-12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第128-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