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味连植物形态及药材性状 | 第10页 |
·味连生长发育变化周期 | 第10-12页 |
·味连生长发育周期 | 第10-11页 |
·味连的生长发育年变化 | 第11-12页 |
·黄连栽培遮阴方法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黄连有效成分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光质对植物影响研究进展 | 第15页 |
·遮阴对植物影响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遮阴对植物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第15-17页 |
·遮阴对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17-18页 |
·遮阴对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影响的研究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9-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9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三章 不同光色对黄连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 第21-3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5页 |
·材料培养与生长条件 | 第21-22页 |
·光色处理 | 第22页 |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22-25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5-31页 |
·不同光色对黄连叶长、叶宽、叶面积及叶片数的影响 | 第25-27页 |
·不同光色对黄连根茎长度和根茎直径的影响 | 第27-28页 |
·不同光色对黄连根茎产量和总生物产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不同光色对黄连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29-30页 |
·不同光色对黄连三种生物碱的影响 | 第30-31页 |
·讨论 | 第31-33页 |
第四章 不同遮阴度对黄连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 第33-4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8页 |
·材料培养与生长条件 | 第34页 |
·不同遮阴度处理 | 第34页 |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34-37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7-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3页 |
·不同遮阴度对黄连叶长、叶宽、叶面积及叶片数的影响 | 第38-40页 |
·不同遮阴度对黄连根茎长度和根茎直径的影响 | 第40-41页 |
·不同遮阴度对黄连根茎产量和总生物产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不同遮阴度对黄连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42-43页 |
·不同遮阴度对黄连三种生物碱的影响 | 第43页 |
·讨论 | 第43-45页 |
第五章 不同遮阴模式对黄连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 第45-5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5-49页 |
·材料培养与生长条件 | 第45页 |
·不同遮阴模式处理 | 第45-46页 |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46-49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4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9-57页 |
·不同遮阴模式年遮阴率变化规律 | 第49-51页 |
·不同遮阴模式对黄连叶长、叶宽、叶面积及叶片数的影响 | 第51-53页 |
·不同遮阴模式对黄连根茎长度和根茎直径的影响 | 第53-54页 |
·不同遮阴模式对黄连根茎产量和总生物产量的影响 | 第54-55页 |
·不同遮阴模式对黄连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55-56页 |
·不同遮阴模式对黄连三种生物碱的影响 | 第56-57页 |
·讨论 | 第57-59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作者简介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