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引言 | 第11-16页 |
·问题的提出:稀土资源之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的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研究比较分散,缺少对二者的整合性研究 | 第12-13页 |
·过于感性,缺少理性分析 | 第13页 |
·国内研究起步晚,并侧重于制度冲突研究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本文结构体系及创新 | 第14-16页 |
·本文结构体系 | 第14-15页 |
·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15-16页 |
2 国家经济主权原则的理论概述 | 第16-25页 |
·国家经济主权原则的源起 | 第16-18页 |
·国家主权理论的发展 | 第16-17页 |
·国家经济主权原则的确认依据 | 第17-18页 |
·国家经济主权原则的主要内容 | 第18-21页 |
·国家经济事务的自主权 | 第18-19页 |
·自然资源永久主权 | 第19-20页 |
·国家对外资的管理监督权 | 第20页 |
·国际经济事务的平等参与权与决策权 | 第20-21页 |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经济主权原则的发展趋势 | 第21-25页 |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影响 | 第21页 |
·国家经济主权原则的发展趋势 | 第21-25页 |
3 国家经济主权视角下WTO规则的法律分析 | 第25-36页 |
·WTO体制下国家经济主权与经济安全的关系 | 第25-26页 |
·WTO规则与环境资源安全 | 第26-31页 |
·WTO体制下自由贸易规则及其发展 | 第26-28页 |
·WTO体制下自由贸易规则的发展与环境资源安全 | 第28-31页 |
·WTO规则与产业安全 | 第31-36页 |
·产业安全问题——以我国农业安全为例 | 第32-33页 |
·WTO框架下的产业安全法律规则 | 第33-36页 |
4 WTO规则与国家经济主权原则的冲突 | 第36-43页 |
·WTO与国家经济主权 | 第36-37页 |
·冲突的源起:乌拉圭回合和1994年“主权大辩论” | 第37页 |
·冲突的继续:“步履维艰”的多哈回合谈判 | 第37-39页 |
·多哈谈判历程 | 第37-39页 |
·一波多折的背后:利益的博弈 | 第39页 |
·冲突的具体表现:中美原材料出口案 | 第39-43页 |
·基本案情 | 第40-41页 |
·案件的影响及实质 | 第41-43页 |
5 WTO规则与国家经济主权原则的协调 | 第43-53页 |
·WTO“可持续发展”的宗旨 | 第43-44页 |
·WTO规则例外条款 | 第44-48页 |
·例外规则的重心:WTO一般例外条款 | 第45-47页 |
·WTO设置例外条款的初衷 | 第47-48页 |
·例外条款的法理基础 | 第48页 |
·WTO规则条款解释:利益的平衡机制 | 第48-53页 |
·WTO规则解释的法理基础 | 第49-50页 |
·WTO协议对其规则解释的规定 | 第50页 |
·WTO规则解释的法律实践 | 第50-53页 |
6 WTO体制下我国经济主权原则的维护 | 第53-61页 |
·WTO框架下我国维护经济主权理论的发展 | 第53-54页 |
·在WTO体制下维护经济主权原则的实践 | 第54-57页 |
·参与多边贸易谈判的实践 | 第54-55页 |
·参与WTO争端解决的实践 | 第55-57页 |
·WTO框架下我国坚守经济主权原则的总体设想 | 第57-61页 |
·坚持经济主权原则,积极行使主权权利 | 第57-58页 |
·有效利用发展中成员的特殊与优惠待遇 | 第58页 |
·积极参与WTO规则的谈判与制定 | 第58页 |
·有效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 | 第58-59页 |
·利用WTO规则例外条款,充分行使成员权利 | 第59-61页 |
7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