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第三节 论文框架 | 第14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五节 可能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15-17页 |
一、 可能创新 | 第15-16页 |
二、 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第一章 研究涉及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 第17-29页 |
第一节 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 | 第17-22页 |
一、 制度的经济学界定 | 第17-20页 |
二、 传媒的概念 | 第20-21页 |
三、 传媒制度 | 第21-22页 |
第二节 研究涉及的基本理论 | 第22-27页 |
一、 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 | 第23-24页 |
二、 近代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 | 第24-25页 |
三、 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 | 第25-26页 |
四、 博弈论在制度变迁分析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二章 我国传媒制度的变迁及博弈分析 | 第29-40页 |
第一节 我国传媒制度概况 | 第29-30页 |
第二节 我国传媒制度变迁历程 | 第30-39页 |
一、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以前:单方博弈格局 | 第31-33页 |
二、 改革开放以后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双方博弈格局 | 第33-35页 |
三、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至今:三方博弈格局 | 第35-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我国传媒制度变迁的一个典型案例—报业制度的变迁 | 第40-47页 |
第一节 1949 年建国后至 1978 年 | 第40-41页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 | 第41-46页 |
一、 改革开放初期至 1992 年:报业制度诱致性变迁 | 第42页 |
二、 1992 年至 1990 年代后期:报业集团化 | 第42-44页 |
三、 1990 年代后期至今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我国传媒制度的展望与完善 | 第47-56页 |
第一节 传媒制度变革方向:四方博弈 | 第47-51页 |
一、 受众的概念 | 第47-49页 |
二、 受众参与传媒制度博弈的基础 | 第49-50页 |
(一)受众的变化 | 第49-50页 |
(二)公民社会的形成与壮大 | 第50页 |
三、 受众在四方博弈中的特征 | 第50-51页 |
第二节 受众在四方博弈中的位置 | 第51-52页 |
一、 同公益性媒体的合作博弈 | 第51-52页 |
二、 同经营性媒体的非合作博弈 | 第52页 |
第三节 我国传媒制度的完善 | 第52-54页 |
一、 健全传媒业法规和政策 | 第53页 |
二、 明确产权关系,转变政府职能 | 第53-54页 |
三、 促进公益性传媒事业发展 | 第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