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船舶交通服务系统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1-14页 |
·VTS系统的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VTS系统的构成 | 第12-13页 |
·我国VTS的发展概况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与安排 | 第14-16页 |
第2章 ARPA与AIS在移动VTS中的作用 | 第16-30页 |
·ARPA在移动VTS中的作用 | 第16-22页 |
·ARPA系统概述 | 第16-18页 |
·ARPA进行船舶避碰的原理 | 第18-21页 |
·ARPA进行船舶避碰的优劣性 | 第21-22页 |
·ARPA在移动VTS中的作用 | 第22页 |
·AIS在移动VTS中的作用 | 第22-26页 |
·AIS系统概述 | 第22-23页 |
·AIS进行船舶避碰的原理 | 第23-24页 |
·AIS进行船舶避碰的优劣性 | 第24-26页 |
·AIS在移动VTS中的作用 | 第26页 |
·移动VTS的工作原理 | 第26-29页 |
·移动VTS进行船舶避碰的原理 | 第26-27页 |
·移动VTS的工作流程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移动VTS系统的设计模型 | 第30-56页 |
·移动VTS系统信息源的处理 | 第30-36页 |
·雷达报文内容与报文解码 | 第30-31页 |
·雷达目标位置的坐标转换 | 第31页 |
·AIS报文内容与报文解码 | 第31-33页 |
·AIS目标位置的坐标转换 | 第33-34页 |
·雷达目标和AIS目标的时空统一 | 第34页 |
·雷达目标和AIS目标的关联判断 | 第34-36页 |
·移动VTS系统目标船舶间相对参数的计算 | 第36-40页 |
·目标船舶间相对位置及相对运动参数的计算 | 第36-38页 |
·目标船舶间DCPA及TCPA的计算 | 第38-40页 |
·移动VTS系统的碰撞危险度模型 | 第40-55页 |
·船舶航行的四个阶段 | 第40-42页 |
·移动VTS系统对船舶碰撞危险度的定义 | 第42-43页 |
·移动VTS系统碰撞危险度模型因素的分析 | 第43-48页 |
·移动VTS系统的碰撞危险度模型 | 第48-51页 |
·移动VTS系统的工作流程 | 第51-53页 |
·移动VTS系统采取避碰行动的时机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4章 移动VTS系统模型的检验 | 第56-72页 |
·移动VTS系统模型设计的开发环境及信息采集 | 第56-64页 |
·移动VTS系统信息处理结果及碰撞危险结果 | 第64-68页 |
·模型在电子海图ETN系统上的验证 | 第68-72页 |
·电子海图ETN系统 | 第68-70页 |
·移动VTS仿真系统框图 | 第70-71页 |
·船舶航行状态及模型结果在ETN上的显示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