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论 | 第9-14页 |
一、选题的缘起 | 第9-10页 |
二、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三、研究方法描述 | 第11-12页 |
四、案例介绍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公司对外担保制度概述 | 第14-19页 |
第一节 公司对外担保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 第14-16页 |
一、公司对外担保制度的概念 | 第14页 |
二、担保制度产生的原因 | 第14-15页 |
三、公司对外担保的风险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公司对外担保制度的法律规定 | 第16-18页 |
一、新《公司法》中有关公司对外担保的规定 | 第16页 |
二、有关上市公司对外提供担保的特别规定 | 第16-17页 |
三、公司对外担保的有效要件 | 第17-18页 |
第三节 公司对外担保制度的主要模式 | 第18-19页 |
一、台湾地区"原则禁止"的立法模式 | 第18页 |
二、英国1985年《公司法》的"原则允许,例外禁止" | 第18页 |
三、美国公司法中的担保制度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公司越权对外担保行为的效力 | 第19-24页 |
第一节 公司对外担保的权利能力分析 | 第19-20页 |
一、域外关于公司对外担保能力的规定 | 第19页 |
二、国内关于公司对外担保能力的争议 | 第19页 |
三、对《公司法》第16条第1款的解读 | 第19-20页 |
第二节 违反公司章程规定公司对外担保的效力认定 | 第20-22页 |
一、章程禁止公司对外担保的情形 | 第20页 |
二、超过公司章程限额担保的效力 | 第20-21页 |
三、未经过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决议的公司对外担保的效力 | 第21-22页 |
四、公司章程规定的担保决策机关不得转授权 | 第22页 |
第三节 公司章程未作规定时公司对外担保的决策机关 | 第22-24页 |
一、应由股东大会决定上市公司对外担保 | 第22-23页 |
二、应按照担保额决定有限公司对外担保的决策机关 | 第23-24页 |
第三章 银行和担保债权人的审查义务 | 第24-27页 |
第一节 银行的审查义务 | 第24-25页 |
一、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控股的子公司提供担保的情形 | 第24-25页 |
二、公司为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情形 | 第25页 |
三、其他注意事项 | 第25页 |
第二节 担保债权人的审查义务 | 第25-27页 |
一、严格审查义务 | 第25页 |
二、形式审查义务 | 第25-27页 |
第四章 对完善我国公司对外担保制度的思考 | 第27-31页 |
第一节 法律和规章的缺陷 | 第27-28页 |
一、对违规担保合同的效力规定不明 | 第27页 |
二、对外担保公示制度不健全 | 第27-28页 |
三、担保决议制度规定模糊 | 第28页 |
四、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制度不协调 | 第28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公司担保制度的价值选择和几点建议 | 第28-31页 |
一、完善我国公司担保制度的价值选择 | 第28-29页 |
二、完善我国公司对外担保制度的建议 | 第29-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后记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