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前言 | 第12-15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3-14页 |
四、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4-15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公允价值定义的综述 | 第15-18页 |
·公允价值在寿险合同负债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 第18-21页 |
·国外研究综述及最新进展 | 第18-19页 |
·国内研究综述及最新进展 | 第19-21页 |
2.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相关理论 | 第21-26页 |
·会计计量和计量属性 | 第21页 |
·公允价值的含义 | 第21-23页 |
·公允价值评估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 第23-24页 |
·公允价值兼具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质量特征 | 第24-26页 |
3. 寿险合同负债计量相关理论 | 第26-35页 |
·寿险合同负债的含义及特点 | 第26-28页 |
·寿险合同负债的含义 | 第26页 |
·寿险合同负债计量的特点 | 第26-28页 |
·寿险合同负债过去长期采用的计量方法及其属性 | 第28-31页 |
·传统精算方法的原理及方法 | 第28-30页 |
·传统精算方法的不满足公允价值的要求 | 第30-31页 |
·寿险合同负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必要性 | 第31-32页 |
·公允价值评估寿险合同负债的适用层次及评估方法 | 第32-35页 |
4. 寿险合同负债计量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认识 | 第35-51页 |
·国际研究概述及最新进展 | 第35-39页 |
·当前脱手价值与当前入手价值 | 第36-37页 |
·2009年12月讨论结果:四要素模型 | 第37-38页 |
·FASB的模型:三要素模型 | 第38-39页 |
·关于寿险合同负债公允价值计量具体细节的讨论 | 第39-44页 |
·四要素or三要素模型 | 第39-40页 |
·折现率的确定 | 第40页 |
·风险调整 | 第40-43页 |
·剩余边际的后续计量及摊销 | 第43-44页 |
·我国寿险合同负债计量的变化及认识 | 第44-47页 |
·我国保险会计制度的改革 | 第44-45页 |
·寿险合同负债计量的变化及认识 | 第45-47页 |
·我国现行寿险合同负债的计量模型及其问题 | 第47-51页 |
·我国现行寿险合同负债的计量模型 | 第47-48页 |
·现行计量模型理论及实务中存在的问题 | 第48-49页 |
·相关完善措施 | 第49-51页 |
5. 公允价值计量面临的困难及展望 | 第51-55页 |
·当前寿险合同负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面临的困难及问题 | 第51-52页 |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前景展望及所需准备工作 | 第52-53页 |
·结论与本文研究不足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本文研究的不足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