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P2P协同工作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数字水印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本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认证技术基础 | 第14-23页 |
·信息安全的目标 | 第14-16页 |
·认证(AUTHENTICAITION)的概念 | 第16-17页 |
·保证认证信息的传输安全 | 第16-17页 |
·保证身份信息的完整性 | 第17页 |
·P2P协同工作环境下的身份认证 | 第17-18页 |
·图像认证技术 | 第18-22页 |
·基于内容的数字签名认证 | 第18-19页 |
·基于内容的数字签名认证过程 | 第19-20页 |
·基于数字水印的认证 | 第20-21页 |
·基于数字水印的认证过程 | 第21页 |
·两种认证方法比较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JXTA网络平台 | 第23-34页 |
·JXTA概述 | 第23页 |
·JXTA中的概念 | 第23-26页 |
·对等点(Peer) | 第23-24页 |
·对等组(Peer Group) | 第24页 |
·端点(Endpoint) | 第24页 |
·管道(Pipe) | 第24-25页 |
·消息(Message) | 第25页 |
·广告(Advertisement) | 第25页 |
·服务(Service) | 第25-26页 |
·JXTA协议 | 第26-27页 |
·对等点发现协议(Peer Discovery Protocol,PDP) | 第26页 |
·对等点解析协议(Peer Resolver Protocol,PRP) | 第26页 |
·对等点信息协议(Peer Information Protocol,PIP) | 第26-27页 |
·集合点协议(Rendezvous Protocol,RVP) | 第27页 |
·管道绑定协议(Pipe Binding Protocol,PBP) | 第27页 |
·端点路由协议(Endpoint Routing Protocol,ERP) | 第27页 |
·JXTA架构 | 第27-32页 |
·核心层(JXTA Core) | 第28页 |
·服务层(JXTA Services) | 第28-29页 |
·应用层(JXTA Applications) | 第29页 |
·模块 | 第29-32页 |
·JXTA平台对协同工作的支持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P2P协同工作环境下基于数字水印的身份认证技术 | 第34-41页 |
·P2P协同工作的安全需求 | 第34-36页 |
·数字水印的认证原理 | 第36页 |
·一种基于JXTA平台的系统认证方案 | 第36-40页 |
·水印的嵌入与提取 | 第36-39页 |
·水印的认证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P2P协同工作环境下结合数字签名与数字水印的图像认证系统 | 第41-59页 |
·基于数字签名的图像认证技术 | 第41-43页 |
·基于数字签名的完全级认证技术 | 第41页 |
·基于数字签名的内容级认证技术 | 第41-42页 |
·基于数字签名的图像认证系统的构成 | 第42-43页 |
·JXTA平台数字签名的实现 | 第43-46页 |
·JXTA安全工具包 | 第43页 |
·使用JXTA安全工具包实现数字签名 | 第43-44页 |
·基于数字签名的图像认证方案框架 | 第44-46页 |
·JXTA平台下基于小波变换的彩色图像数字水印认证算法 | 第46-53页 |
·水印的构成 | 第46页 |
·彩色图像的分解与水印嵌入策略 | 第46-47页 |
·水印嵌入算法 | 第47-50页 |
·水印的检测与图像认证 | 第50-51页 |
·算法的实验仿真结果 | 第51-53页 |
·结合数字签名和数字水印技术的的P2P协同工作认证系统 | 第53-58页 |
·脆弱水印 | 第53-54页 |
·基于脆弱水印的认证策略 | 第54-57页 |
·系统安全性分析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全文总结 | 第59页 |
·研究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