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研究的方法和文本内容结构 | 第11-13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2 消费者行为、消费与产出的理论概述 | 第13-23页 |
·消费者行为理论 | 第13-21页 |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 | 第13-14页 |
·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 | 第14-15页 |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 | 第15-16页 |
·莫迪格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 | 第16-17页 |
·霍尔的理性预期消费函数 | 第17-18页 |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新发展 | 第18-21页 |
·信用消费对解决流动性约束的作用 | 第21页 |
·消费与产出的相关性理论 | 第21-23页 |
3 银行卡消费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传导途径分析 | 第23-26页 |
·银行卡 | 第23页 |
·银行卡消费对持卡人、特约商户、银行的影响 | 第23-24页 |
·对持卡人的影响 | 第23-24页 |
·对特约商户的影响 | 第24页 |
·对银行的影响 | 第24页 |
·银行卡消费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第24-26页 |
·节约成本 | 第25页 |
·刺激消费 | 第25页 |
·集聚资本 | 第25-26页 |
4 我国银行卡消费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 | 第26-27页 |
·我国银行卡消费的发展状况 | 第26页 |
·我国银行卡消费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 | 第26-27页 |
5 我国银行卡消费对宏观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27-37页 |
·实证指标的选取和数据收集 | 第27页 |
·对数据的处理 | 第27-30页 |
·对数据价格变动的处理 | 第27-28页 |
·对数据季节变动的处理 | 第28-30页 |
·协整分析 | 第30-34页 |
·平稳性介绍 | 第31-32页 |
·平稳性即单位根检验 | 第32-33页 |
·协整检验 | 第33-34页 |
·建立模型 | 第34-35页 |
·实证结果 | 第35-36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6 目前我国银行卡消费中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 第37-42页 |
·制约我国银行卡消费的因素 | 第37-38页 |
·缺乏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 | 第37页 |
·发卡银行的经营理念滞后 | 第37-38页 |
·特约商户少造成持卡消费的不便 | 第38页 |
·信用卡消费环境缺乏安全感 | 第38页 |
·银行卡消费业务在农村地区开展得不够 | 第38页 |
·发展我国银行卡消费的政策建议 | 第38-42页 |
·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 | 第39页 |
·消费方式上要实现从被动刷卡向主动刷卡的延伸 | 第39-40页 |
·消费内容上要实现从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和批发业的延伸 | 第40页 |
·银行卡功能上要实现从支付消费向透支消费功能的延伸 | 第40-41页 |
·消费受理终端上要实现从POS终端向新兴受理终端延伸 | 第41页 |
·重视银行卡业务在农村市场的开展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 | 第45-54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54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