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表示模型在网页结构化设计中的应用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3页 |
·课题研究的学术和实用意义 | 第10页 |
·Web 页面设计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本文的组织 | 第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2 虚拟表示模型与网页结构化设计 | 第13-18页 |
·虚拟表示模型 | 第13-17页 |
·标记图 | 第13页 |
·扩展标记图 | 第13-15页 |
·虚拟网页 | 第15-17页 |
·结构化设计思想的引入 | 第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3 支持模块化的虚拟表示模型 | 第18-33页 |
·模块化技术的引入 | 第18-20页 |
·虚拟标记树生长周期 | 第20-23页 |
·ETG 子树的发枝 | 第21页 |
·ETG 子树的嫁接 | 第21-22页 |
·ETG 子树的修剪 | 第22页 |
·ETG 子树的剪枝 | 第22-23页 |
·VDM 网页模块化过程 | 第23-29页 |
·VDM 网页模块的引入 | 第23-25页 |
·VDM 网页模块的嵌套 | 第25-26页 |
·支持VDM 网页模块的参数传递 | 第26-27页 |
·支持VDM 网页模块的“变脸”引用 | 第27-29页 |
·支持VDM 网页模块的HTML 语言的通用格式 | 第29页 |
·VDM 网页模块引用的形式化文法 | 第29页 |
·本系统实现架构 | 第29-31页 |
·素材合并 | 第29-30页 |
·模式合并 | 第30页 |
·实际页面的快速生成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4 支持结构控制逻辑的虚拟表示模型 | 第33-48页 |
·结构控制逻辑的引入 | 第33-34页 |
·虚拟标记树的逻辑设计 | 第34-36页 |
·子树间的逻辑关系 | 第34页 |
·双叉树 | 第34-35页 |
·子树森林 | 第35页 |
·特殊的子树森林 | 第35-36页 |
·结构控制逻辑的扩充形式文法 | 第36页 |
·扩充虚拟表示模型支持结构控制逻辑 | 第36-45页 |
·扩展标记文法支持双叉树逻辑 | 第37-40页 |
·扩展标记文法支持子树森林逻辑 | 第40-42页 |
·扩展标记文法支持特殊的子树森林逻辑 | 第42-45页 |
·几种结构控制逻辑的重复和嵌套 | 第45页 |
·本系统实现架构 | 第45-47页 |
·VDM 网页预编译 | 第45-46页 |
·与模块化系统的融合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5 原型实验 | 第48-60页 |
·引言 | 第48页 |
·实验说明 | 第48-56页 |
·系统功能 | 第48页 |
·系统组成 | 第48-49页 |
·系统结构 | 第49-50页 |
·系统流程 | 第50-52页 |
·实验内容 | 第52-53页 |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53-56页 |
·结构控制逻辑实验 | 第56-59页 |
·实验内容 | 第56-58页 |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6 总结及前景展望 | 第60-62页 |
·研究成果总结 | 第60-61页 |
·前景展望与未来工作目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附录 | 第65-66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66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