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6页 |
·生命科学成为分析化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 | 第10-13页 |
·分析试样超微量化 | 第10页 |
·分析试样复杂化 | 第10-11页 |
·研究方向、研究方式不断发展 | 第11-13页 |
·电化学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13页 |
·生物亲和电极在对生物分子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 第13-14页 |
·生物亲和电极的制备途径、类型及常用的电化学研究技术 | 第14-17页 |
·电极表面功能化的途径 | 第14-15页 |
·生物分子的固定化 | 第15-16页 |
·生物亲和电极的类型 | 第16-17页 |
·常采用的电化学研究方法 | 第17页 |
·生物亲和力存在于生物体系的各个方面 | 第17-20页 |
·酶-底物 | 第17-18页 |
·抗原-抗体 | 第18页 |
·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 第18-20页 |
·生物亲和电极的识别分析研究进展 | 第20-25页 |
·开发电化学型生物传感器 | 第20-22页 |
·小分子和离子传感器 | 第20-21页 |
·酶电极 | 第21-22页 |
·免疫电极 | 第22页 |
·细胞传感器 | 第22页 |
·生物大分子的直接电化学 | 第22-25页 |
·蛋白质电化学 | 第23页 |
·核酸电化学 | 第23-25页 |
·其它 | 第25页 |
·本论文选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生物亲和电极对DNA与小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 | 第26-60页 |
·引言 | 第26-27页 |
·DNA与硫堇间的相互作用 | 第27-37页 |
·实验部分 | 第27-29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27-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7页 |
·硫堇和DNA分子相互作用的电化学技术表征 | 第29-32页 |
·硫堇和DNA分子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 第32-37页 |
·本节小结 | 第37页 |
·DNA与多巴胺间的相互作用 | 第37-51页 |
·实验部分 | 第38-39页 |
·试剂与溶液 | 第38页 |
·仪器 | 第38-3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9-51页 |
·多巴胺与DNA间相互作用的电化学方法表征 | 第39-42页 |
·多巴胺与DNA间相互作用的光谱法及凝胶电泳表征 | 第42-47页 |
·机理讨论 | 第47-51页 |
·多巴胺-DNA的结合常数的计算 | 第47-49页 |
·机理讨论 | 第49-51页 |
·本节小结 | 第51页 |
·DNA与大黄素的相互作用 | 第51-58页 |
·实验部分 | 第52-53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52页 |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52-53页 |
·实验方法 | 第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57页 |
·不同产地真伪大黄的光谱研究 | 第53-54页 |
·交流阻抗法 | 第54-56页 |
·循环伏安法 | 第56-57页 |
·本节小结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三章 生物亲和电极对生物小分子的识别分析研究 | 第60-82页 |
·引言 | 第60-61页 |
·纳米SnO_2修饰石墨电极对神经递质DA和AA的分析 | 第61-68页 |
·实验部分 | 第61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61页 |
·纳米SnO_2的制备 | 第61页 |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6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1-68页 |
·修饰电极的表面形貌 | 第61-62页 |
·DA和AA在纳米SnO_2/石墨修饰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 | 第62-66页 |
·分析特性 | 第66-68页 |
·本节小结 | 第68页 |
·纳米碳管修饰石墨电极用于神经递质的分离、检测 | 第68-74页 |
·实验部分 | 第68-69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68-69页 |
·碳纳米管的纯化及氧化 | 第69页 |
·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6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9-73页 |
·碳纳米管嵌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 第69-73页 |
·在AA的存在下测定DA | 第73页 |
·本节小结 | 第73-74页 |
·复合纳米SnO_2修饰石墨电极用于对NO的识别作用 | 第74-80页 |
·实验部分 | 第74-75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74-75页 |
·NO标准溶液的制备 | 第75页 |
·纳米SnO_2的合成 | 第75页 |
·纳米SnO_2的表征 | 第75页 |
·复合固体纳米SnO_2修饰的石墨电极制备过程 | 第7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5-80页 |
·NO在固体纳米SnO_2/石墨电极上的催化氧化 | 第75-77页 |
·pH的影响 | 第77页 |
·对NO的选择性 | 第77-79页 |
·线性范围、检出限 | 第79页 |
·兔脑中NO的测定 | 第79-80页 |
·本节小结 | 第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四章 生物亲和电极对生物大分子的检测分析 | 第82-96页 |
·引言 | 第82页 |
·生物亲和电极对免疫反应的检测 | 第82-87页 |
·实验部分 | 第82-83页 |
·样品与试剂 | 第82-83页 |
·仪器与检测 | 第83页 |
·抗体电极的制备 | 第83页 |
·银胶的制备 | 第8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3-87页 |
·循环伏安技术对抗体组装过程及免疫反应的监测 | 第83-85页 |
·交流阻抗技术对免疫反应的监测 | 第85-87页 |
·本节小结 | 第87页 |
·生物亲和电极对明胶酶的检测分析 | 第87-95页 |
·实验部分 | 第87-89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88页 |
·失活酶的制备 | 第88页 |
·明胶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88页 |
·待测样样品制备 | 第88页 |
·明胶酶的凝胶电泳检测 | 第88-8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9-95页 |
·明胶组装过程的检测 | 第89页 |
·反应过程的电化学交流阻抗分析 | 第89-91页 |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测定明胶酶含量 | 第91-92页 |
·明胶电极与细胞培养液的反应 | 第92-94页 |
·癌细胞细胞培养液的凝胶电泳检测结果 | 第94-95页 |
·本节小结 | 第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12页 |
致谢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