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诱惑侦查概述 | 第1-16页 |
(一) 诱惑侦查的含义 | 第6-9页 |
(二) 诱惑侦查的特征 | 第9-10页 |
(三) 各国诱惑侦查的立法与司法实践 | 第10-15页 |
(四) 诱惑侦查的类型 | 第15-16页 |
二、 对诱惑侦查进行法律规范的依据 | 第16-26页 |
(一) 对刑事诉讼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目的进行权衡的结果 | 第17-18页 |
(二) 实现诉讼公正、秩序、效率等价值的内在要求 | 第18-20页 |
(三) 对公民的人格权、知情权等基本权利不受侵犯原则的尊重和国家不能主动挑起犯罪义务的需要 | 第20-23页 |
(四) 程序法制原则和强制侦查法定主义的必然要求 | 第23-24页 |
(五) 刑事诉讼适度原则的要求 | 第24-26页 |
三、 诱惑侦查正当性的认定标准 | 第26-32页 |
(一) 英美法系国家诱惑侦查正当性的认定标准 | 第26-30页 |
(二) 大陆法系国家诱惑侦查正当性的认定标准 | 第30-31页 |
(三) 两大法系诱惑侦查正当性认定标准之评价 | 第31-32页 |
四、 我国刑事程序中的诱惑侦查 | 第32-55页 |
(一) 诱惑侦查的适用主体 | 第35-38页 |
(二) 诱惑侦查适用的案件范围 | 第38-39页 |
(三) 诱惑侦查的适用对象 | 第39-42页 |
(四) 诱惑侦查的程序适用 | 第42-47页 |
(五) 诱惑侦查正当性的举证责任、证明标准以及诱惑侦查所取得的证据的运用 | 第47-49页 |
(六) 不当诱惑侦查的后果 | 第49-51页 |
(七) 诱惑侦查的监督制约机制 | 第51-53页 |
(八) 诱惑侦查的国家赔偿制度 | 第53-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
参考书目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