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 第一章 引言:刑事和解在不同法律模式下的不同命运 | 第6-7页 |
| 第二章 刑事和解的源流 | 第7-11页 |
| 一、 对社会背景的考察 | 第8-10页 |
| 二、 刑事和解的起源与发展 | 第10-11页 |
| 第三章 刑事和解的理论蕴含与实践程序 | 第11-24页 |
| 一、 刑事和解的理论蕴含 | 第11-14页 |
| 二、 刑事和解的实践程序 | 第14-21页 |
| 三、 刑事和解实践的结果评价 | 第21-24页 |
| 第四章 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 | 第24-30页 |
| 一、 平衡理论 | 第25-26页 |
| 二、 叙说理论 | 第26-27页 |
| 三、 恢复正义理论 | 第27-30页 |
| 第五章 比较与引进:刑事和解在我国适用前景之分析 | 第30-40页 |
| 一、 我国刑事司法领域是否存在合法的刑事和解 | 第30-33页 |
| 二、 刑事和解制度的移植:价值与条件的分析 | 第33-37页 |
| 三、 刑事和解的中国模式 | 第37-40页 |
| 参考书目 | 第40-41页 |
| 后记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