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缺陷与对策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 引言 | 第8-12页 |
| (一)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二)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 (四) 问题的研究 | 第10-12页 |
| 1.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 一、行政监督体制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原则、理论基础 | 第12-19页 |
| (一) 行政监督体制的基本概念 | 第12-13页 |
| 1. 行政监督体制的基本概念 | 第12-13页 |
| (二) 行政监督的功能和原则 | 第13-15页 |
| 1. 行政监督的功能 | 第13-14页 |
| 2. 行政监督应遵循的原则 | 第14-15页 |
| (三) 行政监督的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 1.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 | 第15-17页 |
| 2. 西方行政监督理论 | 第17-19页 |
| 二、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缺陷及原因分析 | 第19-28页 |
| (一) 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现状 | 第19-21页 |
| 1. 政党监督 | 第19页 |
| 2. 人大监督 | 第19-20页 |
| 3. 司法监督 | 第20页 |
| 4. 社会监督 | 第20-21页 |
| (二) 我国行政监督体制存在的缺陷 | 第21-25页 |
| 1. 监督意识薄弱 | 第21页 |
| 2. 法制化程度低,缺乏应有的法律依据 | 第21-22页 |
| 3. 同体监督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 第22页 |
| 4. 异体监督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22-25页 |
| 5. 监督内容过于单一 | 第25页 |
| (三) 我国行政监督体制存在缺陷的成因分析 | 第25-28页 |
| 1. 权力与行政监督 | 第25-26页 |
| 2. 人性与行政监督 | 第26-27页 |
| 3. 规范本身和体制方面的原因 | 第27-28页 |
| 三、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对策 | 第28-34页 |
| (一) 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必要性 | 第28页 |
| (二) 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途径 | 第28-34页 |
| 1. 加强监督立法 | 第29页 |
| 2. 提高全社会的监督意识 | 第29页 |
| 3. 完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自我约束机制 | 第29-30页 |
| 4. 加强来自外部的异体监督 | 第30-31页 |
| 5. 健全以权利制约权力的监控方法 | 第31-32页 |
| 6. 建立完善的行政监督信息收集系统 | 第32-33页 |
| 7. 推行和深化政务公开 | 第33-34页 |
| 结论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 后记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