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 绪论 | 第11-15页 |
| ·国内外监控系统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 ·开关磁阻电机远程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14-15页 |
| 2 无线数据传输方式 | 第15-27页 |
| ·利用GSM进行数据传输 | 第15-18页 |
| ·GSM原理 | 第15-17页 |
| ·SMS业务 | 第17-18页 |
| ·利用GPRS进行数据传输 | 第18-25页 |
| ·GPRS概述 | 第18页 |
| ·GPRS网络结构 | 第18-19页 |
| ·GPRS网络单元 | 第19页 |
| ·GPRS信令流程 | 第19-24页 |
| ·GPRS与外部数据网间的连接 | 第24-25页 |
| ·利用3G进行数据传输 | 第25页 |
| ·本系统采用的数据传输方式 | 第25-27页 |
| 3 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27-43页 |
| ·系统设计 | 第27-31页 |
| ·本系统设计整体框图 | 第27-28页 |
| ·利用短消息通过GSM网络的开关磁阻电机远程控制阶段 | 第28-29页 |
| ·利用PC通过GPRS网络的开关磁阻电机远程控制阶段 | 第29-30页 |
| ·两个方案的性能比较 | 第30页 |
| ·系统性能要求 | 第30页 |
| ·系统应用的场合及重要意义 | 第30-31页 |
| ·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31-40页 |
| ·前端信号采集及信号处理部分 | 第31-36页 |
| ·GPRS远程传输部分 | 第36-39页 |
| ·上位机接收控制部分 | 第39-40页 |
| ·系统的干扰与抗干扰技术 | 第40-43页 |
| ·系统的干扰源 | 第40页 |
| ·系统的抗干扰技术 | 第40-43页 |
| 4 系统的协议分析 | 第43-59页 |
| ·TCP/IP网络体系模型 | 第43-45页 |
| ·OSI网络体系模型 | 第45页 |
| ·两种TCP/IP协议栈uIP和LwIP的研究和分析 | 第45-48页 |
| ·小型TCP/IP协议栈uIP的介绍 | 第45-47页 |
| ·LwIP的介绍 | 第47页 |
| ·uIP和LwIP的相比较的性能优越性 | 第47-48页 |
| ·PPP协议(点对点协议)研究与分析 | 第48-56页 |
| ·两种主要的链路层协议 | 第48页 |
| ·SLIP协议(串行线路IP) | 第48-49页 |
| ·PPP协议的介绍 | 第49-50页 |
| ·PPP数据帧结构 | 第50-54页 |
| ·PPP链路的工作过程 | 第54-56页 |
| ·PPP与SLIP相比具有的优越性 | 第56页 |
| ·本系统涉及的协议概述 | 第56-59页 |
| 5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59-77页 |
| ·GPRS拨号上网过程 | 第59-64页 |
| ·AT指令及GPRS拨号上网流程 | 第59-63页 |
| ·GPRS初始化程序的编写 | 第63-64页 |
| ·小型TCP/IP协议栈uIP的移植过程 | 第64-71页 |
| ·uIP的接口介及绍接口配置 | 第64-67页 |
| ·uIP的接口函数配置 | 第67-69页 |
| ·uIP的移植过程 | 第69-71页 |
| ·接收界面的设计 | 第71-77页 |
| ·VB语言的功能 | 第71页 |
| ·上位机主界面介绍 | 第71-74页 |
| ·VB对TCP/IP的实现 | 第74-77页 |
| 6 系统整机测试结果及结论 | 第77-83页 |
| ·系统整机调试过程 | 第77-81页 |
| ·结论及展望 | 第81-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 作者简历 | 第85-87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