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区性电源项目的区域选择与厂址优化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7页 |
|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 ·本文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电力建设的条件分析 | 第17-33页 |
| ·华东电力需求和弥补缺电条件分析 | 第17-22页 |
| ·华东地区及某省的电力需求 | 第17-19页 |
| ·弥补华东缺电的目标和目的 | 第19-20页 |
| ·弥补华东缺电的燃料条件 | 第20-22页 |
| ·某电网分区建厂条件分析 | 第22-32页 |
| ·建厂的条件综述 | 第23页 |
| ·送网条件 | 第23-26页 |
| ·煤炭运输条件 | 第26-28页 |
| ·水源条件 | 第28-29页 |
| ·环保条件分析 | 第29-30页 |
| ·运煤和输电的经济性比较 | 第30-32页 |
| ·火力发电厂厂址区域选择条件专家评价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电源区域选择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 第33-42页 |
| ·电源区域选择的综述 | 第33页 |
| ·多级模糊综合评判 | 第33-36页 |
| ·模糊综合评判的具体步骤 | 第33-35页 |
| ·模糊算子的选择 | 第35-36页 |
| ·模糊综合评判在电源区域选择的应用 | 第36-42页 |
| ·区域选择考虑因素 | 第36-37页 |
| ·专家组投票及相应因素权重 | 第37-39页 |
| ·实际分析与计算 | 第39-42页 |
| 第四章 经济评价方法及电价因子 | 第42-46页 |
| ·传统的评价方法 | 第42页 |
| ·电价因子的确定 | 第42-44页 |
| ·影响电价的主要因素 | 第43-44页 |
| ·电价的测算方法 | 第44页 |
| ·电价测算的财务方法 | 第44-46页 |
| 第五章 厂址选择及电价计算 | 第46-63页 |
| ·预选厂址概况 | 第46-47页 |
| ·慈湖厂址 | 第46页 |
| ·新桥厂址 | 第46-47页 |
| ·龙山桥厂址 | 第47页 |
| ·比选厂址的建设方案比较 | 第47-50页 |
| ·煤炭运输方案 | 第47-48页 |
| (1) 铁路运煤方式 | 第47-48页 |
| (2) 铁水联运煤方案 | 第48页 |
| ·供水及冷却方案 | 第48-50页 |
| (1) 直流冷却供水方案 | 第48-49页 |
| (2) 二次循环供水方案 | 第49-50页 |
| ·工程建技术条件比较 | 第50-51页 |
| ·厂址的固定成本比较 | 第51-53页 |
| ·厂址的运行成本比较 | 第53-54页 |
| ·各厂址区的计算对比 | 第54-63页 |
| ·经济效益分析基础数据如下 | 第54-55页 |
| ·财务评价计算 | 第55-62页 |
| ·经济效益分析结论 | 第62-63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3-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引用内部资料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