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院校景观环境设计研究--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致谢 | 第7-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8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 ·意义 | 第14页 |
| ·研究范围、内容与论文框架 | 第14-16页 |
| ·研究范围 | 第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论文框架 | 第14-16页 |
| ·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 | 第16页 |
| ·特色与创新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我国农业院校景观环境发展概述 | 第18-24页 |
| ·校园景观环境的概念 | 第18页 |
| ·我国农业院校景观环境的发展历程 | 第18-20页 |
| ·我国农业院校景观环境建设的现状 | 第20-22页 |
| ·传统农业院校景观环境建设的现状 | 第20-21页 |
| ·新建农业院校景观环境建设的现状 | 第21-22页 |
| ·我国农业院校环境主体的需求与景观环境设计的特点 | 第22-24页 |
| ·环境主体的需求 | 第22页 |
| ·景观环境设计的特点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我国农业院校景观环境设计的一般方法 | 第24-43页 |
| ·我国农业院校景观环境设计的目标 | 第24-25页 |
| ·文化内涵丰富 | 第24页 |
| ·田园气息浓郁 | 第24页 |
| ·景观舒适宜人 | 第24页 |
| ·整体和谐统一 | 第24-25页 |
| ·我国农业院校景观环境设计的原则 | 第25-29页 |
| ·文化性原则 | 第25页 |
| ·田园性原则 | 第25-26页 |
| ·舒适性原则 | 第26-28页 |
| ·整体性原则 | 第28页 |
| ·生态性原则 | 第28-29页 |
| ·我国农业院校重点景观要素的设计及其特点 | 第29-39页 |
| ·入口景观朴实大方 | 第29-30页 |
| ·道路绿化层次丰富 | 第30-32页 |
| ·植物配置生态繁茂 | 第32-34页 |
| ·广场文化特色鲜明 | 第34-36页 |
| ·水体布局因地就势 | 第36-37页 |
| ·建筑风格朴素传统 | 第37-39页 |
| ·我国农业院校景观环境设计的创新 | 第39-41页 |
| ·我国农业院校景观环境设计的几点启示 | 第41-43页 |
| ·尊重传统,合理体现时代性 | 第41页 |
| ·把握现状,景观改造推陈出新 | 第41-42页 |
| ·以田园为依托,展现农业景观和农业科技的魅力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案例:安徽农业大学景观环境设计 | 第43-71页 |
| ·安徽农业大学景观环境现状调查 | 第43-47页 |
| ·学生惯于讨论场所调查 | 第43页 |
| ·主要景观构成要素调查 | 第43-47页 |
| ·安徽农业大学主要景观环境构成要素的现状 | 第47-52页 |
| ·校园大门 | 第47-48页 |
| ·道路 | 第48-49页 |
| ·中心绿地 | 第49-50页 |
| ·广场 | 第50-51页 |
| ·水体 | 第51-52页 |
| ·实验田园 | 第52页 |
| ·安徽农业大学景观环境现状的优势 | 第52-54页 |
| ·参天乔木林立,生态性较强 | 第52页 |
| ·历史积淀深厚,文化性浓郁 | 第52-53页 |
| ·建筑风格经典,识别性较高 | 第53-54页 |
| ·安徽农业大学景观环境存在的不足 | 第54-55页 |
| ·绿化种类景观色彩不够丰富 | 第54页 |
| ·新老校区的环境风格缺乏协调 | 第54页 |
| ·校园广场和绿地利用率不高 | 第54-55页 |
| ·缺少高品位的中心绿地 | 第55页 |
| ·解决的方法 | 第55-57页 |
| ·塑造环境的多样性,提高绿化情趣 | 第55页 |
| ·协调新老校区的景观风格,创造有机和谐的校园风貌 | 第55-56页 |
| ·改造现有广场绿地,提高环境利用率 | 第56页 |
| ·营建高品位的生态景观区,提升校园总体环境质量 | 第56-57页 |
| ·安徽农业大学景观环境设计方案 | 第57-71页 |
| ·安徽农业大学景观环境规划总论 | 第57-58页 |
| ·安徽农业大学景观环境规划布局 | 第58-60页 |
| ·安徽农业大学重要景观节点设计 | 第60-71页 |
| 第五章 我国农业院校景观环境设计的趋势 | 第71-73页 |
| ·返璞归真、向生态回归 | 第71页 |
| ·凝晶历史、向人文回归 | 第71页 |
| ·尊重情感、向高科技发展 | 第71-73页 |
| 结语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文章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