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3页
 一、选题的由来及意义第8-9页
 二、研究综述第9-11页
 三、研究思路第11-12页
 四、研究方法第12页
 五、研究的创新及难点第12-13页
第二章 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学理分析第13-18页
 一、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有关概念第13页
  (一) 刑事被害人第13页
  (二) 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第13页
 二、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历史渊源第13-14页
  (一) 刑事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历史地位演变第14页
  (二) 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历史演变第14页
 三、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主要学派及观点第14-16页
  (一) 国家责任学说及其修正第15页
  (二) 社会保险学说第15页
  (三) 社会福利学说第15-16页
 四、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学理评析第16-18页
第三章 刑事被害人救助先行国家及地区的实践与启示第18-20页
第四章 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的现状及评析——以上海为例第20-28页
 一、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的概况第20-22页
  (一) 一般性社会保障救助第20-21页
  (二) 专门性刑事被害人救助第21-22页
 二、上海在刑事被害人救助方面的探索及实例第22-26页
  (一) 制度设计探索第22-24页
  (二) 具体案例实践第24-26页
 三、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评析——结合上海实例评析第26-28页
第五章 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发展的思考第28-34页
 一、构建刑事被害人综合救助体系第28-30页
  (一) 明确理论支持系统第28页
  (二) 明确实践支持系统第28-29页
  (三) 明确体系覆盖范围第29-30页
 二、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分工配合机制第30-32页
  (一) 关于救助机构的思考第30-31页
  (二) 关于分工配合的思考第31-32页
 三、明确专门性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的基本原则第32页
  (一) 有条件、一次性救助原则第32页
  (二) 实事求是、有限救助原则第32页
  (三) 救急救难、补充救助原则第32页
 四、规范专门性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的运作程序第32-34页
  (一) 设置必要的救助申请救济程序第32-33页
  (二) 规范资金来源第33-34页
注释第34-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后记第38-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出口退税制度与WTO补贴规则的相符性
下一篇:论社会组织在我国社区矫正制度构建中的定位与作用--以上海市新航社区服务总站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