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12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1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 ·二次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 | 第14-15页 |
| ·变电站开关瞬态场数值分析 | 第15-16页 |
| ·电磁脉冲模拟技术 | 第16-17页 |
| ·瞬态电磁场对线缆耦合的计算方法 | 第17-19页 |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变电站开关瞬态场及其分布研究 | 第21-62页 |
| ·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 | 第21-35页 |
| ·FDTD 法求解瞬态问题的优点 | 第21页 |
| ·FDTD 法基本原理 | 第21-24页 |
| ·Maxwell 方程和Yee 网格 | 第21-23页 |
| ·数值稳定性 | 第23-24页 |
| ·FDTD 法激励源设置 | 第24-28页 |
| ·强迫激励源 | 第24-25页 |
| ·总场边界条件 | 第25-26页 |
| ·平面波的加入 | 第26-28页 |
| ·FDTD 法吸收边界条件 | 第28-35页 |
| ·Mur 吸收边界条件 | 第28-30页 |
| ·Berenger 完全匹配层 | 第30-35页 |
| ·FDTD 法小结 | 第35页 |
| ·变电站开关瞬态场时域计算方法 | 第35-45页 |
| ·变电站开关瞬态场时域模型 | 第35-36页 |
| ·有集中元件的 FDTD 法 | 第36-38页 |
| ·介质界面电磁参数选取 | 第38-39页 |
| ·电弧放电通道等效电路 | 第39页 |
| ·电弧放电通道的时变电阻和电感公式 | 第39-42页 |
| ·计算实例 | 第42-45页 |
| ·隔离开关操作空载母线时开关瞬态场 | 第43-44页 |
| ·隔离开关操作设备连线时开关瞬态场 | 第44-45页 |
| ·变电站瞬态电磁环境 | 第45-61页 |
| ·变电站地面附近开关瞬态场分布 | 第45-50页 |
| ·隔离开关合闸初期开关瞬态场分布 | 第45-47页 |
| ·隔离开关合闸末期开关瞬态场分布 | 第47-49页 |
| ·隔离开关间隙对开关瞬态场分布的影响 | 第49-50页 |
| ·变电站土壤内开关瞬态场分布 | 第50-54页 |
| ·纵截面开关瞬态场 | 第50-53页 |
| ·横截面开关瞬态场 | 第53-54页 |
| ·变电站电缆沟内开关瞬态场分布 | 第54-61页 |
| ·非均匀网格FDTD 法 | 第54-56页 |
| ·变电站电缆沟内开关瞬态场 | 第56-59页 |
| ·盖板参数对透入到电缆沟内的瞬态场影响 | 第59-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三章 有界波 EMP 模拟器的传输线研究 | 第62-76页 |
| ·有界波 EMP 模拟器数值分析方法 | 第62-66页 |
| ·平行线栅有界波 EMP 模拟器 | 第62-63页 |
| ·数值分析模型 | 第63-65页 |
| ·导体面上电磁场的处理方法 | 第64页 |
| ·激励源设置 | 第64-65页 |
| ·终端负载处理方法 | 第65页 |
| ·计算结果 | 第65-66页 |
| ·有界波 EMP 模拟器工作区间内电磁场分布规律 | 第66-69页 |
| ·有界波 EMP 模拟器工作区间外电磁场分布规律 | 第69-70页 |
| ·有界波 EMP 模拟器工作区间内电磁波传播模式研究 | 第70-75页 |
| ·倾斜金属板处理方法 | 第70-71页 |
| ·对影响工作区间内电磁波传播模式的参数的研究 | 第71-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第四章 近场对有限长线缆耦合的时域计算方法 | 第76-104页 |
| ·有限长直细导线周围电磁场分布 | 第76-77页 |
| ·细导线 FDTD 法 | 第77-80页 |
| ·有限长细导线 FDTD 法 | 第80-92页 |
| ·单向有限长直细导线端部电磁场分布 | 第80-84页 |
| ·多向有限长直细导线拐角附近电磁场分布 | 第84-90页 |
| ·有限长倾斜细导线附近电磁场分布 | 第90-91页 |
| ·有限长细导线FDTD 法与细导线FDTD 法计算精度比较 | 第91-92页 |
| ·电流电压分量的 FDTD 差分公式 | 第92-93页 |
| ·场线耦合时域近场方法计算实例 | 第93-95页 |
| ·时域近场方法与远场方法比较 | 第95-98页 |
| ·电场和磁场对线缆的耦合机理 | 第98-100页 |
| ·不同回路间的串扰问题研究 | 第100-10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 第五章 瞬态电磁场对屏蔽电缆的耦合机理研究 | 第104-117页 |
| ·柱坐标 FDTD 法 | 第104-106页 |
| ·瞬态场对电缆耦合的 DD-FDTD 计算方法 | 第106-111页 |
| ·直角坐标与圆柱坐标重叠区域内的数据交换 | 第106-110页 |
| ·柱坐标系中三角型网格的处理方法 | 第110-111页 |
| ·瞬态电磁场耦合屏蔽电缆数值分析 | 第111-116页 |
| ·屏蔽电缆不同截面上电磁场分布 | 第112-115页 |
| ·电缆屏蔽层上电流密度分布 | 第115-11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7-119页 |
| ·论文结论 | 第117-118页 |
| ·对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118-11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9-127页 |
| 致谢 | 第127-128页 |
| 个人简历、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8-129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