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O2和Ag/ZnO抗菌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前言 | 第9页 |
·抗菌剂分类和进展 | 第9-11页 |
·有机抗菌剂 | 第9-10页 |
·无机抗菌剂 | 第10-11页 |
·无机抗菌剂的抗菌机理 | 第11-12页 |
·银系抗菌剂的抗菌机理 | 第11-12页 |
·金属氧化物抗菌剂的抗菌机理 | 第12页 |
·抗菌剂性能评价及选择条件 | 第12-13页 |
·抗菌性能 | 第12-13页 |
·安全性 | 第13页 |
·细菌耐药性 | 第13页 |
·耐光耐热性 | 第13页 |
·耐久性 | 第13页 |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创新点及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实验研究方法 | 第15-26页 |
·抗菌剂的制备试剂和设备 | 第15-22页 |
·化学试剂 | 第15-16页 |
·仪器设备 | 第16-22页 |
·抗菌剂的制备 | 第22页 |
·TiO_2微米球的制备 | 第22页 |
·Ag/ZnO纳米棒的制备 | 第22页 |
·抗菌剂结构性能表征 | 第22-24页 |
·X.射线衍射(XRD) | 第22-23页 |
·扫描电镜(SEM) | 第23页 |
·透射电镜(TEM&HRTEM) | 第23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23页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 | 第23页 |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第23页 |
·荧光分光光度计 | 第23-24页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 | 第24页 |
·抗菌性能评价 | 第24-26页 |
·培养基及磷酸盐缓冲液(PBS)的配置 | 第24页 |
·评价方法 | 第24-26页 |
第三章 TiO_2微米球和抗菌性能的研究 | 第26-43页 |
·前言 | 第26页 |
·结构表征 | 第26-35页 |
·XRD | 第26-27页 |
·SEM&FESEM | 第27-31页 |
·TEM&HRTEM | 第31-35页 |
·羟基自由基(·OH)分析 | 第35-39页 |
·单位光催化活性面积的荧光强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 | 第39-40页 |
·微米球的活性氧测量 | 第40页 |
·光催化抗菌性能 | 第40-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纳米Ag/ZnO抗菌性能的研究 | 第43-58页 |
·前言 | 第43页 |
·结构表征 | 第43-55页 |
·XRD | 第43-44页 |
·SEM | 第44-46页 |
·TEM&HRTEM | 第46-52页 |
·XPS | 第52-54页 |
·H_2-TPR | 第54-55页 |
·ICP-AES | 第55页 |
·抗菌性能研究 | 第55-56页 |
·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8页 |
·建议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附录:已发表文章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