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质量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8-9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8页 |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四节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政府采购和政府采购质量控制基本内容 | 第12-16页 |
第一节 政府采购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 第12-13页 |
一、政府采购的定义界定 | 第12-13页 |
二、政府采购的特点 | 第13页 |
第二节 政府采购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 | 第13-16页 |
一、政府采购质量控制的定义界定 | 第13-14页 |
二、政府采购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 第14-15页 |
三、政府采购质量控制的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政府采购质量控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16-24页 |
第一节 政府采购质量控制现状 | 第16-20页 |
一、政府采购事前质量控制 | 第16-17页 |
二、政府采购事中质量控制 | 第17-19页 |
三、政府采购事后质量控制 | 第19-20页 |
第二节 政府采购质量控制的问题分析 | 第20-24页 |
一、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不规范 | 第20-21页 |
二、政府采购机构设置不规范 | 第21页 |
三、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 第21页 |
四、政府采购专业人才的匮乏 | 第21页 |
五、政府采购程序控制不到位 | 第21-24页 |
第三章 国外政府采购质量控制相关经验 | 第24-32页 |
第一节 美国政府采购质量控制相关经验 | 第24-26页 |
一、法律制度的完善性 | 第24页 |
二、政府采购的透明性和竞争性 | 第24-25页 |
三、政府采购方式的灵活性和技术性 | 第25页 |
四、政府采购预算程序的严格性 | 第25页 |
五、采购人员的专业化 | 第25-26页 |
六、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申诉制度 | 第26页 |
第二节 英国政府采购质量控制相关经验 | 第26-28页 |
一、松散的政府采购管理体制 | 第27页 |
二、严格的财政控制 | 第27页 |
三、强调"使用价值最大化" | 第27-28页 |
第三节 韩国政府采购质量控制相关经验 | 第28-30页 |
一、完善的法律制度 | 第28-29页 |
二、统一的政府采购管理体制 | 第29页 |
三、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 第29页 |
四、完备的申诉处理体制 | 第29-30页 |
第四节 对我国的启示 | 第30-32页 |
一、较为完善的政府采购法律体系 | 第30页 |
二、有效的政府采购管理模式 | 第30-31页 |
三、强调公平竞争原则 | 第31页 |
四、公开透明的政府采购过程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政府采购质量控制的对策 | 第32-42页 |
第一节 健全政府采购法律体系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建立完善的政府采购管理体系 | 第33-35页 |
一、政府采购监管机构与执行机构的分离 | 第33页 |
二、形成规范的采购制衡机制 | 第33页 |
三、加强对政府采购中心的管理 | 第33-34页 |
四、健全政府采购运行机制,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 第34-35页 |
第三节 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的管理 | 第35-36页 |
一、完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 | 第35页 |
二、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 第35-36页 |
第四节 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 | 第36页 |
一、加强供应商资格审核和认证 | 第36页 |
二、保障供应商的合法权利 | 第36页 |
第五节 规范政府采购方式的选择 | 第36-38页 |
一、强化公开招标的主导地位 | 第36-37页 |
二、规范使用邀请招标方式 | 第37页 |
三、慎用竞争性谈判方式 | 第37-38页 |
四、从严控制单一来源采购方式 | 第38页 |
五、严格限制使用询价采购方式 | 第38页 |
第六节 建立健全政府采购监督机制 | 第38-40页 |
一、完善采购的内部监督机制 | 第39页 |
二、形成多层次的外部监督机制 | 第39页 |
三、加强社会对政府采购的监督 | 第39-40页 |
四、建立考评制度和问责制度 | 第40页 |
第七节 加强政府采购专业人员的培养 | 第40-41页 |
一、加强政府采购人员技术水平的培训 | 第40页 |
二、加强政府采购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 第40-41页 |
第八节 加快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