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行为保全制度概述 | 第11-23页 |
一、行为保全的概念 | 第11-12页 |
二、行为保全的特点 | 第12-13页 |
(一) 紧急性 | 第12-13页 |
(二) 简易性 | 第13页 |
(三) 附属性 | 第13页 |
(四) 暂定性 | 第13页 |
三、行为保全的性质 | 第13-17页 |
(一) 强制措施论 | 第13-14页 |
(二) 非讼程序论 | 第14-15页 |
(三) 临时措施论 | 第15页 |
(四) 执行程序论 | 第15-16页 |
(五) 特别诉讼程序论 | 第16-17页 |
四、行为保全制度的价值及功能 | 第17-19页 |
(一) 保护实体民事权利,维护社会秩序 | 第17页 |
(二) 有利于完整的民事保全体系的建立 | 第17-18页 |
(三) 有利于及时救济当事人的权利,弥补民事诉讼事后性救济的不足 | 第18页 |
(四) 促进民事纠纷通过非诉讼途径解决,是解决民事纠纷的重要途径之一 | 第18-19页 |
(五) 有利于诉讼判决的执行和维护司法的权威 | 第19页 |
五、行为保全制度设立的目的 | 第19-20页 |
六、行为保全与现有相关制度的关系 | 第20-23页 |
(一) 行为保全和财产保全 | 第20-21页 |
(二) 行为保全与先予执行 | 第21-23页 |
第二章 行为保全制度的比较法考察 | 第23-34页 |
一、境外行为保全立法参考 | 第23-29页 |
(一) 英国:中间救济制度 | 第23-24页 |
(二) 美国:判决前救济 | 第24-25页 |
(三) 德国、日本:假扣押与假处分 | 第25-28页 |
(四) 台湾地区:假扣押与假处分 | 第28-29页 |
(五) 法国的紧急审理程序和依申请做出裁判程序 | 第29页 |
二、境外行为保全程序比较研究 | 第29-34页 |
(一) 共同点 | 第29-32页 |
(二) 区别 | 第32-34页 |
第三章 我国行为保全立法现状及重构的必要性 | 第34-45页 |
一、我国现行行为保全的相关立法现状及检讨 | 第34-41页 |
(一) 我国《民事诉讼法》及其《意见》中的规定 | 第34-35页 |
(二) 部门法中行为保全的规定 | 第35-40页 |
(三) 检讨 | 第40-41页 |
二、在我国民事诉讼中构建行为保全程序的必要性 | 第41-43页 |
(一) 弥补现行立法的制度缺位,完善我国立法的需要 | 第41-42页 |
(二) 实践的要求 | 第42页 |
(三) 司法公正与效率的追求 | 第42页 |
(四) 确保实现保全制度之目的的需要 | 第42-43页 |
三、行为保全在民事诉讼法中的地位 | 第43-45页 |
(一) 行为保全与财产保全的关系 | 第43-44页 |
(二) 行为保全与先予执行的关系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对我国建立行为保全制度的构想 | 第45-58页 |
一、行为保全的适用范围 | 第45-47页 |
二、行为保全的申请条件 | 第47-50页 |
三、行为保全的具体程序 | 第50-51页 |
四、行为保全的管辖 | 第51-54页 |
(一) 我国现行相关法律的规定 | 第51-52页 |
(二) 行为保全管辖的重构 | 第52-54页 |
五、行为保全申请的审理问题 | 第54-58页 |
(一) 受理法院的审查标准 | 第54-56页 |
(二) 保全申请的审查 | 第56页 |
(三) 行为保全的审理程序 | 第56-57页 |
(四) 民事保全的审判组织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