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烟草(菸草)论文

AM真菌对烤烟幼苗生长和营养的影响

目录第1-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30页
   ·根际微生态系统及AM真菌第11-14页
     ·根际微生态系统第11-12页
     ·化感物质第12-14页
     ·菌根真菌第14页
   ·研究现状第14-19页
     ·根系分泌物的研究概况第14-16页
     ·AM真菌研究概况第16-19页
   ·AM真菌的菌根效应第19-24页
     ·AM真菌与植物相互作用第19-20页
     ·AM真菌在植物吸收营养元素中的作用第20-22页
     ·环境条件对AM真菌的影响第22-24页
   ·AM真菌的应用第24-30页
     ·AM真菌研究的意义第24-25页
     ·AM真菌的应用基础第25-26页
     ·AM真菌在农作物上的应用第26-28页
     ·AM真菌与烟草栽培第28-30页
第二章 绪论第30-33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30-31页
   ·研究目标第31页
   ·研究内容第31页
   ·技术路线第31-33页
     ·烤烟根系分泌物的提取、分离和HPLC分析第31页
     ·AM真菌对漂浮烤烟幼苗生长的影响及菌根苗的营养条件研究第31-33页
第三章 烤烟根系分泌物的分离和鉴定第33-39页
   ·供试材料第33-34页
     ·供试材料及仪器第33页
     ·育苗第33-34页
     ·根系分泌物的收集第34页
     ·阴阳离子交换树脂预处理和形态转换第34页
     ·根系分泌物的分离第34页
   ·试验设计第34-35页
     ·不同分离组分对烤烟发芽率的影响第34-35页
     ·根系分泌物的HPLC分析第35页
   ·结果与分析第35-37页
     ·不同分离组分对烤烟发芽率的影响第35-36页
     ·对烤烟根系分泌物的成分分析第36-37页
   ·讨论第37-39页
     ·不同分离组分对烤烟发芽率的影响第37-38页
     ·HPLC对烤烟根系分泌物的分析第38-39页
第四章 AM真菌对烤烟幼苗生长及营养的影响第39-52页
   ·供试材料第39页
     ·供试烤烟品种第39页
     ·供试菌种第39页
     ·供试基质第39页
     ·育苗用肥第39页
   ·试验设计第39-41页
     ·播种、接种及管理第40-41页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41页
   ·结果与分析第41-48页
     ·AM真菌对烤烟幼苗的侵染第41-42页
     ·AM真菌对烤烟幼苗生物量的影响第42-43页
     ·AM真菌对烤烟幼苗株高和径粗的影响第43-44页
     ·AM真菌对烤烟幼苗根系的影响第44-46页
     ·AM真菌对烤烟幼苗养分含量的影响第46-47页
     ·AM真菌对基质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第47-48页
   ·讨论第48-52页
     ·AM真菌对烤烟幼苗的侵染第48-49页
     ·不同菌株对烤烟幼苗菌根侵染率的影响第49页
     ·AM真菌对烤烟幼苗生长的影响第49-50页
     ·AM真菌对烤烟幼苗营养的影响第50页
     ·AM真菌促进烤烟幼苗生长和改善营养状况的机理第50页
     ·AM真菌对基质磷酸酶的影响第50-52页
第五章 烤烟菌根化漂浮育苗的肥料配方初步研究第52-58页
   ·供试材料第52页
   ·试验方法第52-53页
     ·播期接种第52页
     ·施肥处理第52-53页
     ·测定指标第53页
   ·试验结果第53-56页
     ·AM真菌对烤烟幼苗的侵染第53页
     ·AM真菌对烤烟幼苗生物量的影响第53-54页
     ·AM真菌对烤烟幼苗根系的影响第54页
     ·AM真菌对烤烟幼苗株高和茎粗的影响第54-56页
     ·AM真菌对烤烟幼苗营养的影响第56页
   ·讨论第56-58页
     ·AM真菌对漂浮烤烟幼苗生长和营养的影响第56-57页
     ·漂浮烤烟菌根化育苗的营养条件第57页
     ·AM真菌在节约肥料和保护环境上的潜力第57-5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8-61页
   ·研究特色与新意第58页
   ·结论第58-59页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烤烟根系分泌物第58页
     ·AM真菌对烤烟幼苗生长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第58-59页
   ·问题与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声二维应变技术在室壁运动正常的冠心病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车祸伤患者心理应激状态及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