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高校助学贷款长效机制构建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4页
中文文摘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8-9页
 二、论文的结构与研究方法第9-11页
  (一) 论文的框架结构第9-11页
  (二)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1页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1-12页
第二章 高校助学贷款长效机制构健全的理论概述第12-22页
 一、高校助学贷款概念的界定第12-15页
  (一) 高校助学贷款的内涵第12-13页
  (二) 高校助学贷款的特征第13-15页
  (三) 商校助学贷款实施的重要性第15页
 二、高校助学贷款国内外理论界研究综述第15-22页
  (一) 国外学术界研究综述第15-18页
  (二) 国内学术界研究综述第18-22页
第三章 高校助学贷款实施困境及其形成机理第22-32页
 一、高校助学贷款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2-26页
  (一) 高校助学贷款开展初见成效第22-23页
  (二) 高校助学贷款实施困境的具体表现第23-26页
   1、助学贷款违约率较高第23-24页
   2、商业银行惜贷现象普遍第24-25页
   3、信贷供给结构不合理第25-26页
 二、高校助学贷款失效的机理分析第26-32页
  (一) 相关利益主体间的风险博弈第26-30页
  (二) 有效信用评价体系的缺失第30页
  (三) 助学贷款制度体系的缺陷第30-32页
第四章 国外高校助学贷款发展的经验借鉴第32-36页
 一、发达国家高校助学贷款的运作模式第32-34页
  (一) 美国模式第32-33页
  (二) 日本模式第33页
  (三) 韩国模式第33页
  (四) 澳大利亚模式第33-34页
 二、发达国家高校助学贷款带给我们的启示第34-36页
  (一) 创立多元的高校助学贷款方式第34-35页
  (二) 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信息系统第35页
  (三) 组建专门的高校助学贷款管理机构第35页
  (四) 完善高校助学贷款奖罚机制第35-36页
第五章 构建高校助学贷款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第36-48页
 一、完善高校助学贷款政策、法规体系第36-37页
  (一) 改善政策环境第36-37页
  (二) 完善法律法规第37页
 二、明确参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第37-39页
  (一) 银行的权利与义务第37-38页
  (二) 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第38页
  (三) 政府的权利与义务第38-39页
 三、加强高校助学贷款风险控制第39-40页
  (一) 严格助学贷款风险内部控制第39-40页
  (二) 强化助学贷款风险外部监管第40页
 四、构建高效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第40-45页
  (一) 要建立信用评价基础数据系统第40-41页
  (二) 健全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第41-44页
  (三) 加强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第44-45页
 五、努力营造讲诚信的社会环境第45-48页
  (一) 积极营造讲诚信的杜会环境第45页
  (二) 强化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第45-46页
  (三) 建立诚信档案,加强学生的还贷约束第46-47页
  (四) 完善助学贷款奖罚制度第47-48页
结论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致谢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x)-Laplacian方程的开问题与小解
下一篇:瑕疵出资的股份转让及其民事责任的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