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尚“圆”意识与元明清“大团圆”结局 | 第7-14页 |
·“圆”——中国古代的审美范畴 | 第7-9页 |
·“大团圆”文学 | 第9-14页 |
·“大团圆”文学描述 | 第9-10页 |
·“大团圆”的几种结局模式 | 第10-12页 |
·“大团圆”模式争议 | 第12-13页 |
·“大团圆”结局成因初探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尚“圆”哲学精神对创作活动的指引 | 第14-18页 |
·中国古代“宇宙观”和“时空观”对创作观的影响 | 第15-16页 |
·《周易》的“圜道观”对文学创作的启示 | 第16-18页 |
第三章 “圆”的宗教、伦理精神对“大团圆”文学创作的文化拓展 | 第18-22页 |
·“圆”在宗教精神中的显现 | 第18-20页 |
·“圆”在佛家精神中的呈现 | 第18-19页 |
·“圆”在道家精神中的呈现 | 第19页 |
·“圆”在儒家精神中的呈现 | 第19-20页 |
·宗教精神对“大团圆”文学的影响 | 第20-22页 |
第四章 尚“圆”创作观的生成及其在当时的价值 意义 | 第22-28页 |
·尚“圆”创作观的生成 | 第23-26页 |
·文学创造中的求“真”意识 | 第23-24页 |
·文学创造中的向“善”意识 | 第24-25页 |
·文学创造中的赞“美”意识 | 第25-26页 |
·“大团圆”结局模式在当时社会中的积极意义 | 第26-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附录 | 第31-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