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目录 | 第9-12页 |
| 1 绪论 | 第12-26页 |
| ·染整废水的处理现状 | 第12-15页 |
| ·染整废水处理技术难点分析 | 第12-13页 |
| ·染整废水处理技术 | 第13-14页 |
| ·染整废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 ·MBR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 ·MBR工艺的优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6页 |
| ·MBR膜污染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膜污染基础理论 | 第17-21页 |
| ·浓差极化现象 | 第17-19页 |
| ·临界通量理论 | 第19-20页 |
| ·滤饼层形成理论 | 第20-21页 |
| ·膜污染的影响因素 | 第21-23页 |
| ·操作条件的影响 | 第21-22页 |
| ·膜性质的影响 | 第22页 |
| ·混合液悬浮污泥的影响 | 第22-23页 |
| ·膜过滤的数学模型 | 第23-25页 |
| ·阻力模型 | 第23-24页 |
| ·Hermia经典模型 | 第24页 |
| ·多孔模型 | 第24-25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5-26页 |
| 2 试验装置及研究方法 | 第26-31页 |
| ·实验装置 | 第26-27页 |
| ·试验水质 | 第27页 |
| ·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 ·研究内容 | 第28页 |
| ·参数设定 | 第28-29页 |
| ·分析项目及方法 | 第29-31页 |
| ·光谱扫描 | 第29页 |
|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29页 |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29页 |
| ·气-质联用GC-MS | 第29页 |
| ·污泥粘度 | 第29-30页 |
| ·胞外聚合物(EPS)的提取 | 第30页 |
| ·蛋白质的测定 | 第30页 |
| ·多糖含量的测定 | 第30页 |
| ·其他分析方法及仪器 | 第30-31页 |
| 3 MBR对染整废水的处理效果分析 | 第31-38页 |
| ·引言 | 第31页 |
| ·污泥的接种及反应器的启动 | 第31-32页 |
| ·跨膜压差(TMP)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32-34页 |
| ·水力停留时间(HRT)对CODc_r和色度的去处效果的影响 | 第34-35页 |
| ·反应器内有机物的累积分析 | 第35-36页 |
| ·PVA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4 膜污染的解析研究 | 第38-44页 |
| ·引言 | 第38-39页 |
| ·比膜通量的衰减 | 第39-40页 |
| ·PVA对比膜通量衰减速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 ·膜阻变化分析 | 第41-42页 |
| ·膜面阻力构成的研究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5 胞外聚合物(EPS)的分析 | 第44-50页 |
| ·引言 | 第44页 |
| ·EPS对膜污染的影响 | 第44-48页 |
| ·SMP含量极其对膜污染的影响分析 | 第44-46页 |
| ·结合态EPS含量及其对膜污染的影响分析 | 第46-48页 |
| ·滤饼层污染物成分及EPS含量分析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6 膜污染的监测及分析 | 第50-61页 |
| ·引言 | 第50-51页 |
| ·光谱扫描 | 第51-55页 |
| ·HRT对吸收光谱曲线的影响 | 第52-53页 |
| ·PVA对吸收光谱曲线的影响 | 第53-55页 |
|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55页 |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55-58页 |
| ·膜表面观察 | 第56-57页 |
| ·膜断面观察 | 第57-58页 |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 | 第58-59页 |
| ·污泥粒径分析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7 膜污染机理的研究 | 第61-71页 |
| ·引言 | 第61页 |
| ·实验装置及方法 | 第61-63页 |
| ·实验装置 | 第61-62页 |
| ·实验方法 | 第62-63页 |
| ·拟合分析 | 第63-66页 |
| ·完全堵塞模型拟合结果 | 第63页 |
| ·标准堵塞模型拟合结果 | 第63-64页 |
| ·中间堵塞模型拟合结果 | 第64-65页 |
| ·滤饼过滤模型拟合结果 | 第65-66页 |
| ·模型拟合结果的检验 | 第66-68页 |
| ·污泥比阻的变化分析 | 第68-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 结论 | 第7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学术成果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