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阅读维度中的视觉控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前言 | 第7-13页 |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7-9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第10-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结构安排 | 第11-13页 |
第二章:控制的存在 | 第13-24页 |
·从概念到视觉表达 | 第13-17页 |
·图像的符码 | 第17-21页 |
·符码的叠加 | 第21页 |
·控制中的争执与对话 | 第21-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阅读过程 | 第24-34页 |
·作为读者 | 第24-27页 |
·作为作者 | 第27-28页 |
·作为作者的读者 | 第28-29页 |
·阅读的姿态 | 第29-32页 |
·小结 | 第32-34页 |
第四章:文本与作品 | 第34-45页 |
·作品的开放 | 第34-35页 |
·视觉控制的有意识与无意识 | 第35-40页 |
·第一文本与第二文本 | 第40-41页 |
·设计的两面性 | 第41-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视觉表达的纯化 | 第45-56页 |
·阅读的形态 | 第45-47页 |
·汉字的声音与图像 | 第47-51页 |
·“透墨体”的运用 | 第47-48页 |
·信息冗余的延伸 | 第48-49页 |
·汉字的序列 | 第49-51页 |
·符码的增加和减少 | 第51-53页 |
·指示性符码的建立 | 第51-52页 |
·指示性的多种表示的可能性 | 第52页 |
·叠加的提炼 | 第52-53页 |
·媒体的共同性 | 第53页 |
·主动控制 | 第53-55页 |
·设计的多面性中的主动性 | 第54页 |
·不同媒介中所显现的汉字特性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结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1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简历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