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引言 | 第6-8页 |
第一章 举证时限制度概述 | 第8-14页 |
第一节 举证时限制度的基本概念与历史沿革 | 第8-9页 |
第二节 举证时限制度的价值分析 | 第9-11页 |
第三节 举证时限制度的法律分析 | 第11-12页 |
第四节 我国民事诉讼目的与举证时限制度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两种法系下的举证时限制度的比较 | 第14-18页 |
第一节 以美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下的严格举证时限制度 | 第14-15页 |
第二节 以日本为代表的大陆法系下的宽容举证时限制度 | 第15-17页 |
第三节 我国的举证时限制度 | 第17-18页 |
第三章 我国举证时限制度的立法缺陷及现实制约 | 第18-21页 |
第一节 举证时限制度的立法缺陷 | 第18-19页 |
第二节 现实情况的制约 | 第19-21页 |
第四章 我国举证时限制度的完善 | 第21-28页 |
第一节 证据收集制度的完善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建立答辩失权制度 | 第22-23页 |
第三节 完善法官释明权 | 第23-24页 |
第四节 合理界定“新证据” | 第24-26页 |
第五节 失权后果的多样化对证据失权制度的救济 | 第26-28页 |
致谢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