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框架 | 第13-1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基本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14-16页 |
2 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价值与意义 | 第16-26页 |
·民俗文化与民俗艺术的定义 | 第16-17页 |
·民俗文化 | 第16页 |
·民俗艺术 | 第16-17页 |
·民俗文化与民俗艺术的关系 | 第17-18页 |
·民俗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 第18-19页 |
·关中民俗艺术 | 第19-24页 |
·关中民俗艺术的分类及组成 | 第19-21页 |
·关中民俗艺术的发展以及所面临的危机 | 第21-22页 |
·关中民俗艺术的代表——凤翔泥塑 | 第22-24页 |
·小结 | 第24-26页 |
3 关中民俗特色村的新农村建设现状 | 第26-38页 |
·关中新农村住宅建设现状 | 第26-28页 |
·陕西新农村建设政策 | 第26页 |
·新农村建设试点的意义及分类 | 第26-27页 |
·新农村建设中的改造模式与新建模式 | 第27-28页 |
·关中民俗特色村建设实例分析 | 第28-35页 |
·新农村建设中的民俗特色探索 | 第28-29页 |
·实例一:秦俑民俗旅游村 | 第29-32页 |
·实例二:户县东韩村 | 第32-33页 |
·实例三:滦镇上王村 | 第33-35页 |
·关中民俗特色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经验总结以及存在的问题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8页 |
4 关中传统民俗文化与民居建筑 | 第38-48页 |
·关中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及分类 | 第38-42页 |
·民俗文化的发展 | 第38-39页 |
·民俗文化的分类 | 第39-42页 |
·关中传统民俗文化在民居中的存在形式及价值 | 第42-43页 |
·民俗文化在民居中的存在形式 | 第42-43页 |
·民俗文化在民居中的存在价值 | 第43页 |
·关中传统民俗文化对民居建筑的影响 | 第43-46页 |
·民俗文化对民居格局的影响 | 第43-45页 |
·民居建筑对文化内涵的体现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8页 |
5 民俗特色新农村住宅研究——凤翔六营村调研 | 第48-66页 |
·凤翔县的自然地理概况及民俗文化特征 | 第48-50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48-49页 |
·民俗文化特征 | 第49-50页 |
·六营村村落形态特征与住宅空间构成 | 第50-60页 |
·六营村村落形态特征 | 第50-52页 |
·农村住宅的院落构成 | 第52-54页 |
·农村住宅的平面构成 | 第54-56页 |
·农村住宅的立面构成 | 第56-58页 |
·农村住宅的剖面构成 | 第58-59页 |
·农村住宅的结构形式 | 第59-60页 |
·六营村现有住宅存在的问题和新需求 | 第60-65页 |
·现有住宅存在的问题 | 第60页 |
·泥塑工艺的空间需求 | 第60-63页 |
·民俗农家乐的空间需求 | 第63-64页 |
·传统民居文化延续的需求 | 第64-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6 民俗特色村新农村住宅设计——六营村住宅设计实践 | 第66-76页 |
·泥塑艺人住宅空间设计 | 第66-70页 |
·泥塑工艺空间解析 | 第66-68页 |
·泥塑艺人住宅设计方案 | 第68-70页 |
·民俗农家乐住宅空间设计 | 第70-74页 |
·农家乐功能空间解析 | 第70-72页 |
·农家乐住宅设计方案 | 第72-74页 |
·普通农户住宅空间设计 | 第74-75页 |
·小结 | 第75-76页 |
7 关中民俗特色新农村住宅建设思路探索 | 第76-84页 |
·关中民俗特色新农村住宅设计原则 | 第76-78页 |
·坚持新农村建设的特色发展 | 第76-77页 |
·延续民俗文化的设计原则 | 第77页 |
·形成具有民居文化的设计原则 | 第77-78页 |
·六营村新农村住宅设计策略 | 第78-82页 |
·特色产业的旅游性开发 | 第78-79页 |
·村落空间 | 第79-81页 |
·建筑内部空间 | 第81-82页 |
·小结 | 第82-84页 |
8 结论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图表目录 | 第92-94页 |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