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宗教的德育作用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写作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本文写作思路及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写作思路 | 第18-19页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 第20-32页 |
·宗教与道德的关系 | 第20-23页 |
·德育定义 | 第20-21页 |
·宗教定义 | 第21页 |
·宗教与道德的关系 | 第21-23页 |
·美国宗教概述 | 第23-27页 |
·美国宗教概况 | 第23-25页 |
·美国宗教的基本特征 | 第25-27页 |
·美国宗教对世俗的影响 | 第27-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美国宗教德育的目标、特点及途径 | 第32-42页 |
·美国宗教德育的目标 | 第32-34页 |
·美国宗教德育的特点 | 第34-35页 |
·美国以宗教进行道德教育的途径 | 第35-40页 |
·家庭 | 第35-36页 |
·学校 | 第36-38页 |
·教会 | 第38-40页 |
·社会 | 第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美国宗教的德育作用分析 | 第42-61页 |
·行为导向作用 | 第42-44页 |
·做人 | 第42-43页 |
·处事 | 第43-44页 |
·精神动力作用 | 第44-46页 |
·培养民族精神和对国家的忠诚 | 第44-45页 |
·培养对现实世界的责任感 | 第45-46页 |
·社会调节作用 | 第46-52页 |
·调节社会价值观 | 第47-48页 |
·调节人际关系 | 第48-49页 |
·调节各阶级各民族关系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 | 第49-50页 |
·心理调节作用 | 第50-51页 |
·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 | 第51-52页 |
·美国宗教德育的消极作用 | 第52-54页 |
·误导人生价值判断 | 第52-53页 |
·抑制世界多元文化发展 | 第53-54页 |
·美国宗教发挥德育作用的原因分析 | 第54-60页 |
·历史原因 | 第54-56页 |
·现实原因 | 第56-57页 |
·宗教自身原因 | 第57-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美国宗教的道德作用对我国德育工作的启示 | 第61-69页 |
·依据我国国情是开展德育工作的根本 | 第61-62页 |
·加强信仰教育是我国德育工作的关键 | 第62页 |
·丰富教育内容是我国德育工作的重点 | 第62-64页 |
·德育工作应注重培养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 | 第62-63页 |
·德育工作应注重人格教育 | 第63-64页 |
·德育工作应注重终极关怀 | 第64页 |
·注重教育方式是我国德育工作的保证 | 第64-68页 |
·德育工作应立足于社会与人的发展需求 | 第64-65页 |
·德育工作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 第65页 |
·德育工作应注重隐性方式 | 第65-67页 |
·德育工作应增强情感投入做到以人为本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