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桥地区储层预测及勘探目标优选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4页 |
1.选题依据 | 第9页 |
2.目前国内外研究概况、水平及发展趋势 | 第9-10页 |
3.工区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4 研究方法及关键技术 | 第11-12页 |
5.完成的工作量 | 第12-14页 |
第一章 高分辨率二维地震资料解释和构造分析 | 第14-30页 |
·二维地震资料拓频处理 | 第14-17页 |
·拓频处理的必要性 | 第14-15页 |
·拓频处理效果分析 | 第15-17页 |
·高分辨率二维地震资料解释 | 第17-22页 |
·地层特征及对比 | 第17-19页 |
·层位标定和主要界面的地震反射特征 | 第19-20页 |
·二维高分辨率地震解释 | 第20-22页 |
·速度分析与构造成图 | 第22-30页 |
·速度分析 | 第22-24页 |
·构造成图与精度分析 | 第24-30页 |
第二章 江桥地区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 第30-37页 |
·断层特征 | 第30-33页 |
·断层分布及其发育特征 | 第30-31页 |
·断层分级 | 第31-32页 |
·断层类型 | 第32-33页 |
·构造圈闭特征 | 第33-34页 |
·构造演化史分析 | 第34-37页 |
第三章 沉积储层特征和储层反演 | 第37-59页 |
·储层特征和沉积相 | 第37-45页 |
·储层特征 | 第37-41页 |
·沉积相特征 | 第41-45页 |
·储层反演 | 第45-52页 |
·反演的任务与要求 | 第46页 |
·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 第46-47页 |
·制作合成记录及层位标定 | 第47页 |
·建立地质框架模型 | 第47-48页 |
·Invertrace 约束稀疏脉冲地震道反演 | 第48-50页 |
·参数反演Invermod | 第50-52页 |
·储层平面分布特征 | 第52-54页 |
·岩性圈闭识别与分布 | 第54-59页 |
·岩性圈闭的识别 | 第54-56页 |
·岩性圈闭的分布 | 第56-59页 |
第四章 已知油藏地质特征和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 第59-68页 |
·已知油藏地质特征分析 | 第59-61页 |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 第61-64页 |
·油藏评价与有利区预测 | 第64-68页 |
·油藏评价 | 第64-65页 |
·有利区域预测 | 第65-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详细摘要 | 第73-90页 |